十在第13个字的诗句
十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
- 我有一帖药,其名曰阿魏,卖与十八子。 -- 出自·***·蜀童谣
- 自从就食寄他州,不到乡关近十秋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汪秘校携诗并雪月二赋相访次其韵
- 自嗟辜负平生眼,不识春光二十年。 -- 出自唐·刘得仁·省试日上崔侍郎四首
- 异谋潜炽促归去,临轩赐带盈十围。 -- 出自唐·郑嵎·津阳门诗
- 削成绝壁五千仞,高揖泥金七十君。 -- 出自唐·唐彦谦·望岳时贼据华夏
- 寒为旅雁暖还去,秦越离家可十年。 -- 出自唐·黄滔·归思
- 唐城接轸赴秦川,忧合欢离骤十年。 -- 出自唐·黄滔·寄同年封舍人渭
- 中山竹叶醅初发,多病那堪中十分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贡余秘色茶盏
- 九天飞锡应相诮,三到行朝二十年。 -- 出自唐·崔道融·山居卧疾广利大师见访
- 吟诗五岭寻无可,倏忽如今四十霜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叙旧游寄栖白
- 霓裳曲罢天风起,吹散仙香满十洲。 -- 出自唐·李九龄·上清辞五首
- 红妆齐抱紫檀槽,一抹朱弦四十条。 -- 出自唐·王仁裕·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
- 平吞六国更何求,童女童男问十洲。 -- 出自唐·熊皦·祖龙词
- 只因骑折白龙腰,谪向人间三十六。 -- 出自唐·潘佑·七岁吟
- 初携书剑别湘潭,金榜标名第十三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寄孟宾于
- 幼携书俞别湘潭,金榜标名第十三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寄孟宾于
- 流年流矢亦争如,不觉春秋四十余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将就十章更献三首词虽愈拙诚即可矜或歌执事
- 心情休问近何如,冉冉浮生六十余,抱病久无欢笑兴,信缘慵答往还书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昉著灸数朝废吟累日继披佳什莫菲匪正声亦贡
- 曾闻洛下缀神仙,火树南栖几十年。 -- 出自唐·马致恭·送孟宝于
- 曾闻洛下缀神仙,火树南栖几十年。 -- 出自唐·马致恭·送孟宾于
- 园林萧洒闻来久,欲访因循二十秋。 -- 出自宋·孟宾于·题颜氏亭宇
- 园林萧爽闻来久,欲访在循二十秋。 -- 出自宋·孟宾于·赠颜诩
- 一从携手阻戈鋋,屈指如今已十年。 -- 出自唐·左偃·寄鉴上人
- 自从物外无消息,花谢莺啼近十春。 -- 出自·李中·所思
- 他时书剑酬恩了,愿逐鸾车看十洲。 -- 出自·李中·宿庐山白云峰重道者院
- 昔年常接五陵狂,洪饮花间数十场。 -- 出自·李中·思朐阳春游感旧寄柴司徒五首
- 身遥上国三千里,名在朝中二十春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和江西萧少卿见寄二首
- 抟风乍息三千里,感旧重怀四十年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奉和宫傅相公怀旧见寄四十韵
- 抟风作息三千里,感旧重怀四十年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奉和宫傅相公怀旧见寄四十韵
- 吴公台下旧京城,曾掩衡门过十春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从驾东幸呈诸公
- 身遥上国三千里,名在朝中二十春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和江西肃少卿见寄二首
- 翠微寺本翠微宫,楼阁亭台几十重。 -- 出自唐·骊山游人·题故翠微宫
- 曲江昨日君相遇,当下遭他数十鞭。 -- 出自唐·楚儿·贻郑昌图
- 谁能来此焚香坐,共作垆峰二十人。 -- 出自唐·灵澈·东林寺寄包侍御
- 七条丝上寄深意,涧水松风生十指。 -- 出自唐·隐峦·琴
- 一枝筇竹游江北,不见炉峰二十年。 -- 出自唐·若虚·怀庐山旧隐
- 东阳老子,问天公、乞得两番六十。 -- 出自元·吴景奎·念奴娇 寿晖东阳丁亥正月十三日生,推命者
- 至治二年(一三二二)卒,年六十九,封魏国公,谥文敏。 -- 出自元·赵孟*·浪淘沙 孟俯字子昂,湖州(今浙江省吴与县
- 试点检、繁华梦,有梅花之一三十九首 -- 出自元·邵亨贞·恋绣衾 曹幼文以庚午岁,太初老禅、洎云西
- 我家无本为经商,只种官田三十亩。 -- 出自元·袁介·检田吏(一作踏灾行)
- 白纯红赫,光艳灿然殊,一方圆,十方明,方现真丹药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蓦山溪·修仙慕道
- 饱后安排,城边垦*,要占苍烟十亩居。 -- 出自元·许衡·沁园春 垦田东城 以上强村丛书用明刊鲁齐遗
- 犹残碧树花多少,莫惜金尊酒十千。 -- 出自元·袁易·春雨漫兴
- 曲,高洁雄畅,最传者苏武慢二十篇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苏武慢 鸣鹤馀音全真冯尊师,本燕赵书生,
- 水涸,转鄱阳湖,上豫章,遇风雪,十五六日不能达三百里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苏武慢 鸣鹤馀音全真冯尊师,本燕赵书生,
- 更太公八十,出膺熊虎,武公九十,入戴貂蝉。 -- 出自元·张野·沁园春 为杜左丞寿
- 三五庚生甲满,渐以中孚孕有,十月圣胎全。 -- 出自元·林辕·水调歌头·大药金丹祖
- 苍天已死立黄天,送老蛙声又十年。 -- 出自近代·陈三立·初秋夕咏怀次和宗武
- 暂下高峰已显扬,般若圆通遍十方。 -- 出自宋·释德韶·颂
- 若将花比君颜色,花为东风减十分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前艳曲二首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适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酾
- 釃
- 湿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势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埘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实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师
- 師
- 式
- 弑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时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狮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莳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蚀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视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识
- 试
- 诗
- 谥
- 豕
- 貰
- 贳
- 軾
- 轼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释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铈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饰
- 駛
- 驶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鲥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㒾
- 㔺
- 㕜
- 㖷
- 㫑
- 㮶
- 㱁
- 㵓
- 㸷
- 㹝
- 㹬
- 㹷
- 䁺
- 䂖
- 䊓
- 䌳
- 䏡
- 䒨
- 䖨
- 䗐
- 䙾
- 䛈
- 䟗
- 䤱
- 䦠
- 䦹
- 䩃
- 䭄
- 䰄
- 䴓
- 䶡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