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12个字的诗句
十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
- 春皇游骑玉垂鞭,珠卷扬州十里帘。 -- 出自宋·张镃·分韵赋散水花得盐字
- 浮图立处觅天低,迎我船行十里时。 -- 出自宋·张镃·行次德清
- 明心坐断三千佛,谒帝行归十二楼。 -- 出自宋·张镃·南湖有怀遂初尤公侍郎寄赠七言
- 轩窗处鹤千层竹,风雨催诗十亩莲。 -- 出自宋·张镃·游叔祖次对宅南新园计
- 插花呼酒少年场,烂赏花灯十里香。 -- 出自宋·张镃·灯夕
- 堂成初喜豢髯龙,肯梦当年十八公。 -- 出自宋·张镃·寒堂梦松
- 未开璧月千秋镜,已建金云十丈旗。 -- 出自宋·张镃·夕霁
- 鲤鱼程阔海茫茫,照眼琼标十二行。 -- 出自宋·张镃·水仙花
- 一拂残烟暝不收,作成溪上十分秋。 -- 出自宋·武衍·次平小景
- 一段无情作有情,如来相貌十分真。 -- 出自宋·叶茵·石佛
- 敬长于今我独亡,转头惊见十飞霜。 -- 出自宋·叶茵·伯氏墓下
- 何人得似襄阳守,乞我苕湖十顷秋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孙·灯下叹
- 一层已是悉无奈,想见仙人十二层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孙·小楼
- 携来客里一尊酒,洗尽湖边十里尘。 -- 出自宋·裘万顷·临安别余求之
- 人言病骥犹堪秣,伏枥何心十二闲。 -- 出自宋·裘万顷·有感二首
- 便得从容侍公侧,回头已是十年迟。 -- 出自宋·裘万顷·次洪内相菊亭
- 紫烟飘缈接云霞,亭下连薨十万家。 -- 出自宋·刘宰·赋陈太史所築凌云亭四首
- 试乘绿涨三篙水,要见朱帘十里楼。 -- 出自宋·刘宰·北固山望扬州怀古
- 送君百面风潭上,莫笑原非十丈花。 -- 出自宋·刘宰·答钟元达觅藉栽二首
- 溟鹏已击三千里,天骥犹遗十二闲。 -- 出自宋·刘宰·喜王节夫过访
- 闻随使使过江东,想见旌旗十里红。 -- 出自宋·刘宰·代柬寄王去非
- 又不见宜兴赵大夫,南山三十有六虎,令行杀取无复馀。 -- 出自宋·刘宰·杀虎行谢宜兴赵大夫惠虎皮虎腊虎睛
- 波面玉虹千丈霁,寒边冰镜十分明。 -- 出自宋·赵汝鐩·雪后徐广文招同官小集分韵得明字
- 我闻军功未易就,膏血紫塞十八九。 -- 出自宋·赵汝鐩·古别离
- 弱水休论三万里,玉楼未羡十二重。 -- 出自宋·赵汝鐩·瀛洲行
- 西风万里乾坤眼,不到斜阳十二楼。 -- 出自宋·赵希路·次李雪林苕溪寄来韵二首
- 敛在黄堂三寸地,散为横浦十分春。 -- 出自宋·刘黻·赋求仁斋和赵使君
- 薄暮归来雨湿衣,买舟庇此十三徽。 -- 出自宋·陈起·贺友人丝桐复归
- 病中何物能消遣,一榻揩摩十载诗。 -- 出自宋·陈起·消遣
- 五更漏尽醉魂醒,谁富胸中十万兵。 -- 出自宋·彭秋宇·感旧
- 一从云雾降天关,空尽先朝十二闲。 -- 出自宋·龚开·瘦马图
- 把手西风晚菊天,梦魂唤醒十年前。 -- 出自宋·连文凤·送友人归越
- 天高地迥三千界,月白风清十二阑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王修竹监簿名楼曰与造物游命予赋
- 流来一水截人寰,虹背秋寒十二阑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陶山十咏和邓牧心·集仙桥
- 王良去后盐车厄,老骥空怀十二闲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翁氏仁寿堂次韵
- 柳絮年年三月暮,断送莺花,十里湖边路。 -- 出自清·周济·蝶恋花·柳絮年年三月暮
- 尘埃漠漠一千里,风雨潇潇十四陵。 -- 出自宋·艾可翁·九日止诸少登高
- 命穷无用三千字,蹄蹶难供十二闲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再答诸丈见和二首
- 图传笠泽三分画,梦绕黄淤十里秋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次吴寿翁溪园韶寄题
- 一溪霜叶如猩血,夺尽斜阳十里红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寒山
- 拔地连云百尺楼,长风断雁十分秋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上蓝寺吸江楼
- 脐中红炷两三日,坞里黄金十万斤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书无闷寮
- 旧址相传五世昌,寒芜忍堕十年荒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旧庐毁於乱十年矣吾老他寓每不能再葺戊子
- 空城潮打三千丈,荒殿烟寒十二层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赠邻僧游杭
- 一宿禅关万虑空,明朝更上十余峰。 -- 出自宋·陈舜俞·奉慈禅寺
- 丹包赤实破苍颜,冬至都无十日闲。 -- 出自宋·陈舜俞·书通济僧壁
- 北风投晓渐雄豪,椎鼓车帆十丈高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五鼓乘风过洞庭湖日高已至庙下作诗三篇
- 晓猿夜鹤轻相别,从此奔走十八春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阁下观岘山图
- 云间瀑布三千尺,天外回峰十二重。 -- 出自明·陈沂·瀑布泉
- 五潴水落三江湾,玉镜中分十二鬟。 -- 出自明·吴国伦·君山行赠洪原鲁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适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酾
- 釃
- 湿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势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埘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实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师
- 師
- 式
- 弑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时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狮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莳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蚀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视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识
- 试
- 诗
- 谥
- 豕
- 貰
- 贳
- 軾
- 轼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释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铈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饰
- 駛
- 驶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鲥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㒾
- 㔺
- 㕜
- 㖷
- 㫑
- 㮶
- 㱁
- 㵓
- 㸷
- 㹝
- 㹬
- 㹷
- 䁺
- 䂖
- 䊓
- 䌳
- 䏡
- 䒨
- 䖨
- 䗐
- 䙾
- 䛈
- 䟗
- 䤱
- 䦠
- 䦹
- 䩃
- 䭄
- 䰄
- 䴓
- 䶡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