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12个字的诗句
十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
- 迟迟更待梨花月,醉倚飞云十二栏。 -- 出自宋·刘翰·题飞云阁
- 却因遥祝南山寿,小作台城十日留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张端明赴召
- 令威化鹤空千岁,何似重来十五年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敷文阁学士李仁甫挽词十绝
- 疲驽久倦直明光,风味常思十八娘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
- 槐影缓趋三接昼,棠阴先满十连堂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留别金陵韩帅二首
- 河梁曾诵送行篇,蜗角牛毛十五年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七兄监庙赴南宫兼吾大兄知县二首
- 好去玉阶方寸近,休辞金盏十分斟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广德军鹿鸣燕乐语口号
- 桥门且陪亿万计,朝路终驰十二街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龙泉李宗儒师儒兄弟槐阴书院
- 尚有长红强半在,休辞大白十分淳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请卢帅乐语口号
- 由来笔下三千牍,可胜军中十万夫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洪景卢舍人北使
- 疏食山间荼亦甘,况逢苦笋十分甜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五月三日游简寂食甜苦笋知观欧阳齐年求诗
- 咫尺却成千里隔,蹉跎还负十分圆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丙辰七兄有诗及人月分圆己未彼此服药未能夜
- 白莲近揖三千女,丹荔遐招十八娘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七月十四日江西美约周愚卿兄弟及许景阳相过
- 人心溪壑元无底,富贵功名十二时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同孙子直和李参政东园韵十绝
- 嘉州过尽又涪州,到处须判十日留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范漕赴召八绝
- 飒飒雨华随后乘,安排麦陇十分秋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劝农呈丘帅
- 当家旧事堪垂泪,海上看牛十五年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奉使燕山回早行书事
- 儿曹脱险欢呶甚,数到家山十二州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怀程及甫二绝
- 东家鼎贵万户侯,西家暴富十谷牛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金不换歌
- 日用大学心中庸,暗室屋漏十目同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罗浮高寿崔制置
- 留君待放晴光出,同步春风十二窝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雪留董景扬
- 不愁垂白三千丈,独喜飞黄十二闲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用韵答游司直见寄
- 始从李博士桥起,三面分风十五里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哭都城火
- 霏霏细雨勒梅黄,一望春容十断肠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望春词
- 相如间道还持去,肯要秦人十五城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徐虞部以龙尾石砚邀予第品仍授来使持还书府
- 莫将团扇掩尘匣,曾障清歌十数声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至和杂书五首·八月一日
- 遥知成就在他日,尔时迄今十载强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柯祕书三子归泉应诏
- 留得浊醪相慰藉,酒肠犹喜十分宽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秋夜
- 弓软臂无三斗力,杯深量欠十分宽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感怀二首
- 传来消息满江乡,乌桕红经十度霜。 -- 出自清·吴伟业·圆圆曲
- 金丹数满三千行,玉笈名留十八仙。 -- 出自·张衡·题东老庵
- 几年调弄七条丝,元化分功十指知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听段处士弹琴
- 葛溪铁片梨园调,耳底丁东十六声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新安殷明府家乐方响
- 功成犹自更行春,塞路旌旗十里尘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献王大夫二首
- 尘埃中更有埃尘,时复双眉十为颦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山居诗二十四首
- 满堂花醉三千客,一剑霜寒十四州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献钱尚父
- 豺狼毳幕三千帐,貔虎金戈十万军。 -- 出自唐·韩琮·京西即事
- 琐声金彻阁门环,帘卷珍珠十二间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宫词(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)
- 太常奏备三千曲,乐府新调十二钟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宫词(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)
- 安排诸院接行廊,外槛周回十里强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宫词(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)
- 秋庭怅望别君初,折柳分襟十载馀。 -- 出自唐·罗邺·途中寄友人
- 灯前再览青铜镜,枉插金钗十二行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收妆词
- 若数西山得道者,连予便是十三人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西山静中吟
- 今日老郎犹有恨,昔年相虐十秋风。 -- 出自唐·郑谷·槐花
- 五蕴已空诸漏尽,冢间行道十年馀。 -- 出自宋·杨亿·威上人
- 拜章纳禄便归休,秘殿亲辞十二旒。 -- 出自宋·杨亿·次韵奉和知府温尚书送致政朱侍郎十六韵
- 桑梓任抛万里外,蓬莱试住十年馀。 -- 出自宋·杨亿·集贤宿直寄中书李梁二舍人
- 许田流寓因相识,岁歷今移十二辰。 -- 出自宋·杨亿·送张蜕秀才
- 既能咫尺成千里,何必吾家十幅图。 -- 出自宋·张舜民·跋范宽小景
- 独把遗编想风质,皇天何负十年期。 -- 出自宋·张舜民·客有示余王逢原诗编者因成短韵逢原广陵人死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适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酾
- 釃
- 湿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势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埘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实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师
- 師
- 式
- 弑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时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狮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莳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蚀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视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识
- 试
- 诗
- 谥
- 豕
- 貰
- 贳
- 軾
- 轼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释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铈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饰
- 駛
- 驶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鲥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㒾
- 㔺
- 㕜
- 㖷
- 㫑
- 㮶
- 㱁
- 㵓
- 㸷
- 㹝
- 㹬
- 㹷
- 䁺
- 䂖
- 䊓
- 䌳
- 䏡
- 䒨
- 䖨
- 䗐
- 䙾
- 䛈
- 䟗
- 䤱
- 䦠
- 䦹
- 䩃
- 䭄
- 䰄
- 䴓
- 䶡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