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12个字的诗句
十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
- 蓝田美玉清如砥,白黑相分十二子。 -- 出自唐·李颀·弹棋歌
- 年年望断无消息,空闭重城十二楼。 -- 出自唐·许浑·学仙二首
- 月明记得相寻处,城锁东风十五桥。 -- 出自唐·张乔·寄维扬故人
- 邠王玉笛三更咽,虢国金车十里香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开元后乐
- 长笑士林因宦别,一官轻是十年回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元日田家
- 无因得见歌舒翰,可惜西山十八州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感塞
- 平台火树连上阳,紫炬红轮十二行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安乐郡主花烛行
- 愁看京口三军溃,痛说扬州十日围。 -- 出自清·顾炎武·酬朱监纪四辅
- 从教一掬新亭泪,江水平添十丈深。 -- 出自清·顾炎武·白下
- 终当力卷沧溟水,来作人间十日霖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龙池二绝
- 吾於古人少所同,惟识韩家十八翁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还东野诗
- 青裳素面天应惜,乞与西园十日阴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再赋
- 一夜东风不知惜,月明满树十分开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火后借居君子亭书事四绝呈粹翁
- 书生身世今如此,倚遍周家十二槐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邓州西轩书事十首
- 聚散同惊一枕梦,悲欢各诵十年诗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送熊博士赴瑞安令
- 喜心翻倒相迎地,不怕荒林十里陂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得席大光书因以诗迓之
- 云起炉山久未移,功名不恨十年迟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题继祖蟠室三首
- 一雨三日勤老龙,陇头满眼十分丰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送秘典座胜侍者乞麦
- 多把沈檀配龙麝,宫中掌浸十香油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宫词百首
- 狻猊镇角舞筵张,鸾凤花分十六行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宫词百首
- 森然气结一千里,滴沥声沈十万家。 -- 出自唐·刘叉·冰柱
- 喜看列宿今朝正,休叹参差十四年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月下喜吕郎中除兵部
- 昔从邺下游梁苑,孤店曾经十数回。 -- 出自宋·寇准·小韩店
- 池塘绿净了无尘,造化裁余十日春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春晓
- 轻盈舞殿三千女,缥缈飞天十二台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对雪二首
- 刘郎曾寄洞庭春,小暖西湖十日贫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顷刘子先学士守姑苏尝寄洞庭春酒得为西湖十
- 岂同化鹤千馀岁,才过登龙十数春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次韵和薛端公归故里之什二首
- 从前相辅皆频出,独在中书十五秋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太保琅琊相公见惠酒因成二绝用为纪谢
- 雪尽沉冤题尽景,齐看诏向十州归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寄赠西川御史薛端公益州司理刘大著陕路运使
- 凭君细酌羔儿酒,倚遍琼楼十二阑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鹧鸪天·山绕江城腊又残
- 潮阳初谪八千里,中令俄成十九年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圣政更新诏书正告讦之罪因得小诗十首
- 腊里三看雪满衢,使君当奉十行书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郑宋用前韵见示因亦和答四首
- 农事已知今岁好,天公賸放十分晴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八冬苦雨祷晴幸应刘若讷惠诗为贺因次其韵
- 致主未忘他日志,归耕每动十年心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次韵沆侄
- 忆昔苕溪醉中语,屈指凄凉十寒暑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戏赠范元卿
- 老子兴来真不浅,清秋忍负十分杯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重建极目亭
- 重来身忝二千石,老去心惊十九年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再至凌风亭
- 不说明朝后日、说明年今年十七望。 -- 出自宋·刘辰翁·虞美人·湿云待向三更吐
- 今岁甲子重阳,待重数,五百十三甲子。 -- 出自宋·刘辰翁·酹江月/念奴娇
- 若待一生昏嫁了,更须采药十年迟。 -- 出自宋·刘辰翁·望江南/忆江南
- 慷慨欲平千载恨,经营已叹十年迟。 -- 出自宋·刘过·代寿韩平原
- 试捐内举拘挛迹,无异平原十九人。 -- 出自宋·刘过·代寿韩平原
- 何如衣锦粉榆社,卧护元戎十万兵。 -- 出自宋·刘过·代吴守与赵侯为寿
- 风师自是识人意,何用纵横十万夫。 -- 出自宋·刘过·题自然足轩
- 旱苗已杭七八月,甘雨如期十五州。 -- 出自宋·刘过·呈李漕
- 读书要以六经先,次第汉唐十七史。 -- 出自宋·刘过·赠许从道之子祖孙
- 天风吹我不能立,便欲起把十二青芙蓉。 -- 出自明·解缙·庐山歌
- 珠楼曲曲贮仙娃,一带风窗十里沙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罗隐南王章甫小集斋中说旧事偶成三首
- 云连蜀道三千里,柳拂江堤十万家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古荆篇
- 愿随泼火清明雨,洗却钱塘十里尘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小妇别诗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适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酾
- 釃
- 湿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势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埘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实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师
- 師
- 式
- 弑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时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狮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莳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蚀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视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识
- 试
- 诗
- 谥
- 豕
- 貰
- 贳
- 軾
- 轼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释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铈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饰
- 駛
- 驶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鲥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㒾
- 㔺
- 㕜
- 㖷
- 㫑
- 㮶
- 㱁
- 㵓
- 㸷
- 㹝
- 㹬
- 㹷
- 䁺
- 䂖
- 䊓
- 䌳
- 䏡
- 䒨
- 䖨
- 䗐
- 䙾
- 䛈
- 䟗
- 䤱
- 䦠
- 䦹
- 䩃
- 䭄
- 䰄
- 䴓
- 䶡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