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10个字的诗句
十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此去泉台招旧部,旌旗十万斩阎罗 -- 出自·近代·梅岭三章
- 四顾山光接水光,凭栏十里芰荷香。 -- 出自·黄庭坚·鄂州南楼书事
- 隔户杨柳弱袅袅,恰似十五女儿腰。 -- 出自·杜甫·绝句漫兴九首·其一
- 紫燕一双娇语碎,翠屏十二晚峰齐,梦魂消散醉空闺。 -- 出自五代·毛熙震·浣溪沙·花榭香红烟景迷
- 白马金鞍从武皇,旌旗十万宿长杨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龄·青楼曲二首
- 酷暑天,葵榴发,喷鼻香十里荷花。 -- 出自元·白朴·得胜乐·夏
- 城里夕阳城外雪,相将十里异阴晴。 -- 出自明·王守仁·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
- 潮打三更瓜步月,雨荒十里红桥火。 -- 出自清·郑燮·满江红·思家
- “隔户杨柳弱袅袅,恰似十五女儿腰。” 译文及赏析 -- 出自··
- “有时三点两点雨,到处十枝五枝花。”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-- 出自··
- 描写春天的诗句: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-- 出自唐··
- 陈王昔时宴平乐,斗酒十千恣欢谑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将进酒·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
- 道人自嫌三世将,弃家十年今始壮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赠僧
- 四弦一抹拥袂立,再拜十分为我寿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古缠头曲
- 为公分作无尽灯,照破十方昏暗锁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徐使君分新火
- 天旋雷动玉尘香,起搜十裂照坐光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真一酒歌?并引?
- 二十四桥亦何有,换此十顷玻璃风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
- 赵子饮酒如淋灰,一年十万八千杯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赵郎中见和戏复答之
- 是日,泾原复奏夏贼数十万人皆遁去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赐执政讲读史官燕
- 仇池九十九,(仇池有九十九泉,予尝梦至,有诗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
- 怪君西行八百里,清坐十日一事无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前韵送刘景文
- 赖有风流贤别驾,犹堪十里卷春风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和晁无咎学士相迎
- 若活七十年,便是百四十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司命宫杨道士息轩
- 泥丸尚一路,?古语云,十方薄伽梵,一路涅槃门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前韵寄子由
- 散流一啜云子白,炊裂十字琼肌香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游博罗香积寺
- 江山万里将头白,骨肉十年终眼青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失题一首
- 净居寺,在光山县南四十里大苏山之南、小苏山之北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游净居寺(并叙)
- 去未十年,而松之存者十不及三四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万松亭(并叙)
- 仁宗朝以制策登科者十五人,轼忝冒时,尚有富彦国、张安道、钱子飞、吴长文、夏公酉、陈令举、钱醇老、王中父并轼与家弟辙,九人存焉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王中父哀词(并叙)
- 天旋雷动玉尘香,起溲十裂照坐光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真一酒歌
- 曾貌先帝照夜白,龙池十日飞霹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
- 常时往还人,记一不识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率府程录还乡
- 梁公曾孙我姨弟,不见十年官济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狄明府(博济。一作寄狄明府)
- [周兼光禄卿,有家妓数十人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
- 玄宗末岁初选入,入时十六今六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上阳白发人-愍怨旷也
- 不如此毯温且柔,年年十月来宣州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红线毯
- 忽然一笑千万态,见者十人八九迷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古冢狐-戒艳色也
- 大军徒涉水如汤,未过十人二三死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新丰折臂翁-戒边功也
- 红纸一封书后信,绿芽十片火前春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
- 是时天下太平久,年年十月坐朝元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江南遇天宝乐叟
- 腊月九日暖寒客,卯时十分空腹杯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蓝田刘明府携酎相过与皇甫郎中卯时同饮醉后
- 高下三层盘野径,沿洄十里泛渔舟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题崔少尹上林坊新居
- 莫怪气粗言语大,新排十五卷诗成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
- 欲上瀛州临别时,赠君十首步虚词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送萧炼师步虚词十首卷后以二绝继之
- 齐入文场同苦战,五人十载九登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,兼简张大、贾
- 每发一意,则成一篇,凡十四篇,皆主于酒,聊以自劝,故以何处难忘酒、不如来饮酒命篇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劝酒十四首并序
- 肥醲不到口,年不登三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寄卢少卿
- 容貌一日减一日,心情十分无九分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见元九
- 别后何人堪共醉,犹残十日好风光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醉中留别杨六兄弟 三月二十日别。
- 一片琼英价动天,连城十二昔虚传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隐·一片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适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酾
- 釃
- 湿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势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埘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实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师
- 師
- 式
- 弑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时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狮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莳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蚀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视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识
- 试
- 诗
- 谥
- 豕
- 貰
- 贳
- 軾
- 轼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释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铈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饰
- 駛
- 驶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鲥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㒾
- 㔺
- 㕜
- 㖷
- 㫑
- 㮶
- 㱁
- 㵓
- 㸷
- 㹝
- 㹬
- 㹷
- 䁺
- 䂖
- 䊓
- 䌳
- 䏡
- 䒨
- 䖨
- 䗐
- 䙾
- 䛈
- 䟗
- 䤱
- 䦠
- 䦹
- 䩃
- 䭄
- 䰄
- 䴓
- 䶡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