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8个字的诗句
北在第八个字的诗句
- 强穿西埭路,共望北山岑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与道原过西庄遂游宝乘
- 南上欲穷牛渚怪,北寻难忘草堂灵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雨花台
- 雪释沙轻马蹄疾,北城可游今暇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中甫兄春日有感
- 诗言道路寒,乃似北征时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夜梦与和甫别如赴北京时和甫作诗觉而有作因
- 谁令昨夜雨霶沱,北风萧萧寒到骨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丙戌五日京师作二首
- 拂榻寄午梦,起寻北山椒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游章义寺
- 南去伏波推将略,北来光禄擅诗名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赠工部侍郎郑公挽辞
- 南归犹喜寻同志,北去还闻困索居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答孙正之
- 萧辰忽扫纤翳尽,北岭初出青嵬嵬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
- 晻霭王村路,春风北使旗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王村
- 欲寻西掖路,更上北山头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被召作
- 都城花木久知春,北路余寒尚中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宋城道中
- 残暑安所逃,弯碕北窗北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弯碕
- 日日思北山,而今北山去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思北山
- 不然航江外,天寒北风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得曾子固书因寄
- 而我官闲幸无事,北窗枕簟风泠泠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独归
- 南狩皖山非故地,北师淮水失名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微之重感南唐事
- 闻说梅花早,何如北地春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洛中访袁拾遗不遇
- 寄言当路者,去矣北山岑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秦中苦雨思归,赠袁左丞、贺侍郎
- 樵牧南山近,林闾北郭赊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南山下与老圃期种瓜
- 归泛西江水,离筵北固山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早春润州送从弟还乡
- 兴运昔有感,建祠北山巅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奉和圣制谒玄元皇帝庙斋
- 晓日东田去,烟霄北渚归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郡中每晨兴辄见群鹤东飞,至暮又行列而返,
- 路绕南登岸,情摇北上旗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道逢北使题赠京邑亲知
- 橘柚南中暖,桑榆北地阴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别乡人南还
- 枝长南庭树,池临北涧流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与弟游家园
- 乐因南涧藻,忧岂北堂萱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
- 独攀南国树,遥寄北风时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和王司马折梅寄京邑昆弟
- 水闻南涧险,烟望北林繁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奉使自蓝田玉山南行
- 林与西山重,云因北风卷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临泛东湖(时任洪州)
- 南人上来歌一曲,北人莫上动乡情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竹枝
- 东隅有失谁能免,北叟之言岂便无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乐天寄重和晚达冬青一篇,因成再答
- 中国书流尚皇象,北朝文士重徐陵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
- 宁知楚客思公子,北望长吟澧有兰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早春对雪奉寄澧州元郎中
- 槐市诸生夜读书,北窗分明辨鲁鱼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秋萤引
- 衣冠南渡远,旌节北门雄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酬太原令狐相公见寄
- 稍嫌单衣重,初怜北户开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初夏曲三首
- 凉秋八月萧关道,北风吹断天山草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胡笳歌,送颜真卿使赴河陇
- 西掖重云开曙晖,北山疏雨点朝衣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西掖省即事
- 逐虏西逾海,平胡北到天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送张都尉东归
- 西山落月临天仗,北阙晴云捧禁闱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
- 泸水南州远,巴山北客稀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巴南舟中,思陆浑别业
- 燕支山西酒泉道,北风吹沙卷白草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过燕支寄杜位
- 水路东连楚,人烟北接巴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郡斋平望江山
- 黄沙西际海,白草北连天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过酒泉,忆杜陵别业
- 问君当何之,笑指北斗杓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奉使契丹道中答刘原父桑乾河见寄之作
- 莫忘镇阳遗爱在,北潭桃李正氛氲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寄秦州田元均
- 常恨处非大荒穷北极寒之旷野,养违其性夭厥龄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答圣俞白鹦鹉杂言
- 至今清夜梦,犹遶北潭北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留题镇阳潭园
- 爱客东阿宴,清欢北海觞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双桂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