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7个字的诗句
北在第七个字的诗句
- 平生脚底识南北,此日眼界迷东西。 -- 出自宋·李弥逊·夏日登台晚云层叠若众山状伯氏令赋计因成长
- 已到江南望江北,更留青眼为谁开。 -- 出自宋·李弥逊·渡江二首
- 身如走空虚,南北了不定。 -- 出自宋·李弥逊·白水寺
- 那知倚栏处,直北是松楸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赵宝学挽词二首
- 万象森罗皆拱北,百川曲折定趋东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萧朝宗旅寓有途穷之叹次韵以广其意
- 无情有恨重分北。 -- 出自宋·杨无咎·於中好·梅花摘索穿疏竹
- 天相吉音来自北,便知孝悌与天通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宫词三十三首
- 江南春草绿,江北未开花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胡笳曲二首
- 至今远戍燕山北,但见春归秋草碧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幽闺怨
- 劝进偶能回漠北,输忠犹忆佐边陲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闲居泉州
- 皇威意无穷发北,老傅坐筹自巾帼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题浯溪
- 独狍孤衷长拱北,拟摅妙画欲平西。 -- 出自宋·吴芾·和梁次张韵
- 政恐崖州如有北,却应未肯受谗夫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句
- 忆昔茅檐差傍北,望公花坞恰平南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用前韵别寄耿时举二首
- 枢机旋转斗垂北,殿阁邃清风自南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陪王枢密饭坐间示新诗因次其韵
- 春水从教绕舍北,痴儿不复啼门东。 -- 出自宋·高登·水涨谢邑宰送米
- 竹西丞相客,冀北幕府官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送陆务观
- 披襟台上,坐看北斗正旋衡。 -- 出自宋·王识·水调歌头·一雨洗空阁
- 旧游英俊今南北。 -- 出自宋·王千秋·忆秦娥·阑干侧
- 莫言天意限南北,正是中兴混一时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题琅山大江
- 势合深连云渚北,光寒淡抹粉墙东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和雪诗
- 朝阳庆凤鸣,冀北空騧骊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送江叔源除太府丞柯山需次
- 是为必争地,南北谨堤防。 -- 出自宋·楼钥·送张定叟尚书镇襄阳
- 梦魂长是寻云北,归路何时向浙东。 -- 出自宋·楼钥·乞出过传法闻伯齐归姚江
- 试问虚名空斗北,何如荣养乐陔南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书怀
- 人占逸驾应空北,君自良图已运南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宋伯华趋朝用川字衫字韵作二诗送之
- 一洗蛮烟浑逐北,全提商令似征南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中秋日简同盟诸公
- 醉倚画阑阑槛北,梦绕清江江水南。 -- 出自宋·赵善扛·十拍子/破阵子
- 从此江东还渭北,莫因契阔负诗盟。 -- 出自宋·虞俦·移守吴门酌别姜总管
- 谁教宦路分南北,自是人生足别离。 -- 出自宋·虞俦·送别王诚之给事
- 是身真老矣,南北更东西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巴丘驿晚题二首
- 吾家昔住匡庐北,少小未能知看山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从元衡借庐山记偶成三首
- 可恨飘零独南北,不如水鸟共浮沈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晚晴四首
- 关心去后几南北,倒指从前屡合离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李商叟传录临川与黎师侯唱酬怀曾文清公长句
- 江东闻田歌,湖北听田鼓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田家行二首
- 朝昏解同趣,南北谢离群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寄题安福士人家赏静轩听雨二首
- 江东千里远,湖北比年荒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叔文见过且携赵祖文归来图来为赋四十字
- 旧传重湖北之北,米贱真成等泥土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次韵毕叔文苦旱叹
- 已是湖南更湖北,欲言风物怕愁公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因送王亢宗便寄
- 唤渡小舟来岸北。 -- 出自宋·赵师侠·谒金门·江水绿
- 寿祝南山,尊倾北海,臣邻欢醉。 -- 出自宋·赵师侠·醉蓬莱·正金风零露
- 行春以东峥水北,不妨欢乐早还家。 -- 出自宋·叶适·橘枝词三首记永嘉风土
- 雁荡袅长麓,南北峙两门。 -- 出自宋·叶适·丁氏东屿书房
- 好溪泻百壑,南北倾万峰。 -- 出自宋·叶适·宿石门
- 行春桥东峙岩北,大舫移家住无隙。 -- 出自宋·叶适·永嘉端午行
- 帝王犹遇合,南北限升沉。 -- 出自宋·叶适·孝宗皇帝挽词二首
- 闲步水南因水北,仍从山后复山前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秋兴
- 华盖共瞻天座北,勾陈长扈帝垣中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寿高内翰
- 古来帝力通南北,山过焉支岭度葱。 -- 出自宋·曹彦约·韩耕道交八绝句韵见寄因和答之
- 竹外两县境,水北一草舍。 -- 出自宋·曹彦约·水北民家窗间有题夜深短檠灯功名平生心者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