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6个字的诗句
北在第六个字的诗句
- 圣主未容归北阙,且将勤俭抚南夷。 -- 出自宋·刘兼·春游
- 滞迹未偕朝北阙,高才方命入西川。 -- 出自宋·刘兼·再见从弟舍人
- 乘醉几同游北内,寻芳多共谒东邻。 -- 出自宋·刘兼·寄长安郑员外
- 曾佐徐陵向北游,剖陈疑事动名流。 -- 出自唐·孙元晏·陈·姚察
- 扰扰东西南北情,何人于此悟浮生。 -- 出自唐·戴衢·下第夜吟
- 南游李邕死,北望宋珪殂。 -- 出自唐·范夜·失题
- 星彩满天朝北极,源流是处赴东溟。 -- 出自唐·方愚·读孝经
- 禁城佳气换,北陆翠烟深。 -- 出自唐·纥干讽·新阳改故阴
- 浪引浮槎依北岸,波分晓日浸东山。 -- 出自·应物·龙潭
- 酋马渡泸水,北来如鸟轻。 -- 出自唐·马乂·蜀中经蛮后寄陶雍
- 况西自岷峨,北来燕赵,并辔论情。 -- 出自元·李齐贤·木兰花慢 书李将军家壁
- 君不见东家北舍人未归,落花满地蝴蝶飞。 -- 出自元·苏大年·雷塘二首
- 出门复睹雁北乡,物我喜得同悠悠。 -- 出自元·谢应芳·送李彦明归高邮
- 归来兮归来,北山兮菟裘。 -- 出自元·谢应芳·古鼎歌(并序)
- 浓绿正迷湘北渚,*红不入宋东邻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贞·浣溪沙 折花士女图
- 六宫掩泣向北去,孤臣凭城尚南顾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敬题谕淮安朱安抚诏后
- 三年车辙南,北向复同轨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游昆山怀旧伤今(一首)
- 中夜马群风北向,当年车辙日南驰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无题(五首)
- 水火互交南北位,金木换西东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武陵春·水火互交南北位
- 惟有两峰南北,在夕阳里。 -- 出自元·韩奕·瑞龙吟 钱塘怀古
- 梦想双溪南北,竹篱茅舍人家。 -- 出自元·王庭筠·清平乐 赋杏花
- 万里中原犹北顾,十年长路却西归。 -- 出自元·李献能·浣溪沙 河中环胜楼感怀 以上三首见中州乐府
- 吸洪涛、枯干北海,吐世波、浇溉西湖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玉蝴蝶·捉住玉山赤凤
- 堪叹东西南北,迷途役损行人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西江月 四方
- 假若金银过北斗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集贤宾 鸣鹤馀音卷一
- 面启南轩观北斗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渊·益寿美金花
- 正律吕推移,北辰宣号。 -- 出自元·长筌子·瑞鹤仙 雪迷蓬岛
- 画戟清香高北里,虎符金节照南州。 -- 出自元·王恽·浣溪沙 寿汤总管
- 回头水南水北,觉冰姿玉骨却凄然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木兰花慢 宋汉臣墨梅并序嘉议宋公于予?
- 愿寿杯、青与北山松,俱长久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满江红 为双溪丞相寿
- 试倚危栏西北望,但接天烟水无重数。 -- 出自元·张之翰·金缕曲 乙未清明
- 脚底东西南北路。 -- 出自元·刘敏中·清平乐·蜂房蚁户
- 摩抚手,天西北。 -- 出自元·刘敏中·满江红 至元丙戌,敏中兴广平安思承同为御
- 不觉河倾东北,月西南。 -- 出自元·刘敏中·鸟夜啼 月下用前韵
- 悲风大河南北,跋涉几山川。 -- 出自元·兀颜思忠·水调歌头 偕宪掾分司尉邑,偶得友人招隐之
- 西四归来投北了,东三便去交南二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纯·满江红 赠一庵
- 水火升沉南北,木金间隔西东。 -- 出自元·王惟一·西江月·太极未分混沌
- 离坎不分南北,木金岂间西东。 -- 出自元·王惟一·西江月 以上十二首见王惟一明道篇
- 河从受降城,北折径南注。 -- 出自清·严遂成·砥柱峰
- 谩秃霜毫临北海,更求雪茧写兰亭。 -- 出自明·贝琼·苕溪陆文宝挟笔过云间持卷求余言而一时缙绅
- 东风来日本,北斗辟玄枵。 -- 出自明·贝琼·丁未除夕
- 南国鹧鸪愁北客,东家蝴蝶过西邻。 -- 出自明·贝琼·雨中书怀
- 寸念空劳驰北闻,真经早合诵南华。 -- 出自宋·赵希逢·和南剑水阁
- 飞诏几回来北阙,草玄终不出南山。 -- 出自宋·孙仅·赠种徵君收
- 手挽三江尽北流,寇氛难洗越人羞。 -- 出自清·黄遵宪·羊城感赋六首
- 南极星辰原北拱,东流海水竞西回。 -- 出自清·黄遵宪·羊城感赋六首
- 高台临古道,北走邯郸道。 -- 出自宋·田锡·赠别琅邪评事兼寄两制旧交
- 道是南风竟北风,敢将蹭蹬怨天公。 -- 出自近代·丘逢甲·韩江有感
- 东临沧海岸,北度三江湄。 -- 出自明·袁凯·新得谿上茅屋
- 古雪难消山北面,春莺懒到寺东边。 -- 出自清·孔尚任·送牧堂上人游五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