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3个字的诗句
北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 -- 出自·陆游·示儿
- 南去北来徒自老,故人稀。 -- 出自宋·贺铸·钓船归·绿净春深好染衣
- 我居北海君南海,寄雁传书谢不能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寄黄几复
- 今朝北客思归去,回入纥那披绿罗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竹枝词二首·其二
- 非怀北归兴,何用胜羁愁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·时自阳山徙掾江陵
- 大雪北风催,家家贫白屋。 -- 出自清··薛宝钗·雪竹
- 日夕北风紧,寒林噤暮鸦。 -- 出自清·大须·暮雪
- 单于北望拂云堆,杀马登坛祭几回。 -- 出自唐·王之涣·凉州词二首
- 我居北海君南海,寄雁传书谢不能。 -- 出自·黄庭坚·寄黄几复
- 愁损北人,不惯起来听。 -- 出自·李清照·添字丑奴儿•窗前谁种芭蕉树
- “河山北枕秦关险,驿路西连汉畤平”全诗翻译赏析 -- 出自··
- “楼上北风斜卷席,湖中西日倒衔山”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-- 出自··
- “欲于北阙辞苍海,却望东山愧白云”的意思及赏析 -- 出自··
- “春风北户千茎竹,晚日东园一树花。”全诗鉴赏 -- 出自··
- 行来北凉岁月深,感君贵义轻黄金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
- 天回北斗挂西楼,金屋无人萤火流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长门怨
- 三川北虏乱如麻,四海南奔似永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永王东巡歌十一首
- 丹阳北固是吴关,画出楼台云水间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永王东巡歌十一首
- 谁念北楼上,临风怀谢公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登宣城谢眺北楼
- 叹此北上苦,停骖为之伤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北上行
- 朝登北湖亭,遥望瓦屋山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
- 昨日北湖梅,开花已满枝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新林浦阻风寄友人
- 学道北海仙,传书蕊珠宫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录临别留赠 【上竹
- 水入北湖去,舟从南浦回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
- 我垂北溟翼,且学南山豹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经乱後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
- 却顾北山断,前瞻南岭分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题元丹丘颍阳山居
- 及此北望君,相思泪成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
- 花红北阙楼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宫中行乐词其八
- 我家北海宅,作寺南江滨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题江夏修静寺
- 清风北窗下,自谓羲皇人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戏赠郑溧阳
- 归来北堂暗,一一微萤度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雨中过舒教授
- 沙溪北苑强分别,水脚一线争谁先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蒋夔寄茶
- 归来北堂下,寒光翻露叶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中秋月寄子由三首
- 西湖北望三千里,大堤冉冉横秋水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赠昙秀
- 困卧北窗风,风微动窗竹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寄周安孺茶
- 自非北海孔文举,谁识东莱太史慈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留别登州举人
- 従此北归休怅望,囊中收得武林春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
- 记取北归携过我,南江风浪雪山倾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王巩六首并次韵
- 萧条北窗下,长日谁与度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七月五日二首
- 行看北风竞,来救南国蹙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江涨用过韵
- 坐念北归日,此劳未易酬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陶贫士七首
- 共向北山寻二士,画桡鼍鼓聒清眠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
- 南山北阙两非真,东颍西湖迹已陈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沐浴启圣僧舍与赵德麟邂逅
- 舣舟北岸何时渡,晞发东轩未肯忙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
- 相娱北户江千顷,直下都无地可临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又次韵二守同访新居二首
- 试扫北台看马耳,未随埋没有双尖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雪后书北台壁二首
- 朝游北城东,回首见修竹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李氏园(李茂贞园也,今为王氏所有。)
- 笑指北山云,诃我不归耕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留别蹇道士拱辰
- 中原北望在何许,但见落日低黄埃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武昌西山
- 归来北堂上,古屋空峥嵘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初别子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