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13个字的诗句
北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
- 自从一上南枝宿,更不回身向北飞! -- 出自清·顾炎武·路舍人客居太湖东山三十年,寄此代柬
- 无端尘土又为隔,明日跨马西北驰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题满氏申申亭
- 凉风又落宫南木,老雁孤鸣汉北州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重阳
- 去去三十六策中,第一买酒鏖北风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送王周士赴发运司属官
- 独无芋粟供宾客,虚辱先生赋北邻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谢杨工曹
- 纶巾老子无远策,长作东西南北客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欲离均阳而雨不止书八句寄何子应
- 胡人羊马休南牧,汉将旌旗在北门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晴诗
- 此中剩寄思乡泪,南去应无水北流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哀蜀人为南蛮俘虏五章·过大渡河蛮使许之泣
- 寒风飒飒响庭槐,爱日明窗坐北斋。 -- 出自宋·寇准·冬日北斋
- 讵应远致岭南士,会见来清塞北尘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送潘元夙教授钦州
- 爱东西双涧,纵横水绕,两峰南北,高下云堆。 -- 出自宋·刘过·沁园春 寄辛承旨。时承旨招,不赴。
- 裔分裴皞东西眷,谊笃嗣宗南北邻。 -- 出自宋·刘过·代寿韩平原
- 归期只俗长安近,屈指何时到北关。 -- 出自宋·刘过·舟中
- 只恐溪山游未了,莫叹飘零南北。 -- 出自宋·张炎·壶中天/念奴娇
- 书染芝香,驿传梅信,次第来云北。 -- 出自宋·张炎·壶中天/念奴娇
- 扬舲万里,笑当年底事,中分南北。 -- 出自宋·张炎·壶中天/念奴娇 夜渡古黄河,与沈尧道、曾
- 拍天二水通交广,耸日高城跨北山。 -- 出自明·解缙·苍梧即事(三首)
- 春晖东去月如弦,却拂凝埃敞北轩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晚春
- 当年曾效封培力,应许移根近北堂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从厚卿乞移水仙花
- 便须行乐迎东律,莫为回神滞北庵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子华兄生日五首
- 从来诗子多好奇,寒暖又别南北枝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题慧二梅图
- 论诗何止高南渡,草檄相看了北征。 -- 出自宋·苏泂·寿陆放翁三首
- 不将此手遮西日,安用吾文移北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行
- 小楼认得春来处,晴霭苍茫南北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立春
- 夜闻一霎两霎雨,春着村南村北花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闻雨
- 母桃未熟蓬莱浅,连夜吹开堂北萱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居七咏·瑞萱堂
- 功名正恐不免耳,拄笏练溪南北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别赵尉
- 过湖船用百钱买,卧看云归南北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过湖
- 存亡寿夭,都在百年中,回头看,北邙山,累累皆相似。 -- 出自元·丘处机·心月照云溪 景金本注云,一首本蓦山溪 乔
- 玉棺琢成已三载,欲葬神仙归北邙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皇仙引
- 名因日下荀鸣鹤,迹逮春明孙北平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日下旧闻考题辞
- 高堂昼静风生壁,却忆行围塞北秋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高其佩指头画虎
- 山连列郡趋东海,地拥层城壮北门。 -- 出自明·李东阳·居庸叠翠
- 回头往事竟成尘,我是东西南北身。 -- 出自清·李鸿章·赴试途中有感
- 我生疲驽恋莝豆,崔翁游边指北斗。 -- 出自宋·并叙·次韵子瞻对月见忆并简崔度
- 五凉前后南北西,四燕前后南北异。 -- 出自宋·陈普·历代传授歌
- 天台更充金陵去,端有何颜见北风。 -- 出自宋·陈普·咏史下·王导
- 扬旌北向顾南州,牧马东行向北愁。 -- 出自宋·陈普·咏史下·曹操七首
- 僮奴忽报梅花动,春在江头最北枝。 -- 出自宋·邓林·曲江归舟
- 隔帘相应莺初语,背日连飞雁北归。 -- 出自宋·杨时·春日有怀诸友
- 互随宦牒往来次,俱在梅头南北间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赠郭雄李
- 天王舟楫浮南海,大将旌旗仆北风。 -- 出自明·陈宪章·厓山大忠祠
- 此行不是长安客,莫向浮云直北看。 -- 出自清·黄景仁·幼女
- 此行所得诚多矣,更愿从今泛北槎。 -- 出自宋·胡铨·到琼州和李参政
- 犹怜去国恨能释,已见灯龙出北溟。 -- 出自宋·晁说之·出京感事
- 干戈难作墙东客,疾病犹存砚北身。 -- 出自宋·晁说之·感事二首
- 菊憎紫蕊侵黄蕊,萸愤南枝胜北枝。 -- 出自宋·晁说之·九日陪韩三十六丈大夫集李德充家再蒙赋诗相
- 前时五相继三相,此日西台望北台。 -- 出自宋·晁说之·闻三十六丈乞西京留台辄成长句时先之七兄已
- 丁宽与易俱东去,神秀离禅作北宗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
- 武襄贵不除黥文,韩岳亦隶河北军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观调发四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