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11个字的诗句
北在第一十一个字的诗句
- 树杂古今他处少,枝分南北一齐开。 -- 出自宋·曾几·喻子才提举招昌源观梅倦不克往苏仁仲有诗次
- 春雨春风俱作恶,溪南溪北顿成疏。 -- 出自宋·曾几·郑深道饯曾宏甫台州之行见招风雨不能度溪桥
- 天为斯文开瑞应,海南海北一宗工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寿崔帅卿七绝
- 泼火雨来还不信,岗南岗北竹鸡啼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赵保之清明即事五绝
- 湘江之西勒浯石,瀚海之北封狼胥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范漕季克云坡
- 推向万山深处去,沉犀桥北望龙阳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杨汉州见和答之二首
- 亡秦定必三户楚,况今南北皆王土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张亚夫喜雨
- 独客飘然物外游,江南江北总宜秋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秋日
- 只报精兵过大河,东西南北杀人多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东阳罹乱后怀王慥使君五首
- 负局高风不可陪,玉霄峰北置楼台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寄天台叶道士
- 生死往来多少劫,东西南北是谁家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诗三百三首
- 二月三月雨晴初,舍南舍北唯平芜。 -- 出自唐·韩偓·村居
- 灞水何人不别离,无家南北倚空悲。 -- 出自唐·罗邺·灞上感别
- 一东一西如别鹤,一南一北似浮云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送李参军
- 浑然天地为一色,渭水南北复何似。 -- 出自宋·张舜民·大雪行
- 仗节传呼出紫宸,燕南蓟北望车尘。 -- 出自宋·张舜民·和同使郑内藏见始之作
- 翻暖为寒一信风,画桥南北岩西东。 -- 出自宋·陈郁·城东看柳
- 云子登场赛鼓欢,村南村北尽黄冠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次韵刘卿任饮散感秋之作二首
- 年去年来供屈指,岭南岭北入支颐。 -- 出自宋·黄公度·立春日有感
- 忧乐悬知不同调,山南山北寂寥人。 -- 出自宋·刘子翚·次韵明仲幽居春来十首
- 何当矍铄渡河去,一洗塞北烟尘空。 -- 出自宋·刘子翚·醉歌赠金元白
- 犹有梨园声在,念那人天北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好事近·独倚浙江楼
- 天气清和行色好,江南江北半桑麻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董令升舍人归朋溪二首
- 花似若人清绝俗,故从江北寄江南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寄梅花与曾子修
- 淮水东来没踝无,只今南北断修涂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出合肥北门二首
- 惆怅此时频极目,江南江北路迢迢。 -- 出自宋·严羽·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
- 主人胜度,文章英妙,合住北扉西沼。 -- 出自宋·张元干·永遇乐·飞观横空
- 珍重孤云出山去,东西南北一青天。 -- 出自宋·张元干·别绶老
- 庐阜东西二林寺,钱塘南北两高峰。 -- 出自宋·张元干·次韵钱申伯游东山既归述怀之章
- 况是从来,爱留南国,名高北斗。 -- 出自宋·赵彦端·水龙吟·两山空翠烟霏
- 残山剩水在何处,第五桥北南塘坳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题高邮何将军老山图
- 一柱东南擎白日,五城西北护丹霞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和杨参政完者题省府壁韵(二首。丙申岁)
- 苦忆东南多胜事,空吟西北有高楼。 -- 出自元·赵孟頫·次韵端文和鲜于伯几所寄诗
- 白豹寨前惟皎月,野狐川北尽黄云。 -- 出自明·李梦阳·秋怀(二首)
- 好雨逡巡留客住,浮云南北为谁忙。 -- 出自明·王磐·雨中同古淮作
- 灶宅龙宫紫气骄,壮游南北倚青霄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金山
- 未及寝园春荐去,沉香亭北已先尝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宫词一百首(并序)(录五十首)
- 夭堑悠悠尔奈何,大江南北自沧波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金山江天阁漫兴(三首)
- 春去秋来年岁疾,湖南蓟北关山难。 -- 出自唐·刘商·随阳雁歌送兄南游
- 车马驱驰人在世,东西南北鹤随云。 -- 出自唐·刘商·归山留别子侄二首
- 今来流落一何苦,江南江北九寒暑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赠李长史歌
- 惯识江南春早处,长惊蓟北梦回时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莺
- 虽远长安初见日,渐亲冀北已瞻云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就日馆
- 真法尝传心不住,东西南北随缘路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锡杖歌,送明楚上人归佛川(一作权德舆诗)
- 道出横塘跨石梁,塘南塘北稻花香。 -- 出自宋·程师孟·入涌泉道中
- 共是江山弃水云,更同魏北走埃尘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和唐林夫正字韵
- 鱼膠清坚岂易致,燕支山北随佩觹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谢子瞻尚书惠墨端溪砚二首·石墨
- 玉镜台前呈国艳,沈香亭北映朝曦。 -- 出自宋·葛胜仲·浣溪沙
- 鱼戏舞绡纹,似出听、新声北里。 -- 出自宋·葛胜仲·蓦山溪·春风野外
- 稠红乱蕊,漫开遍、楚江南北。 -- 出自宋·曾纡·上林春/一落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