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10个字的诗句
北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夔府孤城落日斜,每依北斗望京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兴八首
- 何处望神州?满眼风光北固楼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南乡子·登京口北固亭有怀
- 欲往从之雪雰雰,侧身北望涕沾巾。 -- 出自两汉·张衡·四愁诗
- 别日南鸿才北去,今朝北雁又南飞。 -- 出自唐·鱼玄机·闺怨
- 铜华沧海,愁霾重嶂,燕北雁南天外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永遇乐·乙巳中秋风雨
- 描写思乡的诗句:愁损北人,不惯起来听 -- 出自··
- 描写思乡的诗句:还伤北园里,重见落花飞 -- 出自··
- 诗词名句鉴赏:“舍南舍北皆春水,但见群鸥日日来。” -- 出自··
- “百年心知同,谁限河南北。”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-- 出自··
- 忆梅下西洲,折梅寄江北 -- 出自··
- 描写冬天的诗:《从军北征》 -- 出自唐··
- 锦水东流绕锦城,星桥北挂象天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
- 思君楚水南,望君淮山北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
- 踏踏马头谁见过,眼看北斗直天河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夜坐吟
- 飘然无心云,倏忽复西北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
- 苍梧山高湘水深,中原北望度千岑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竹枝歌
- )郑子向河朔,(郑仅赴北京户曹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中秋月寄子由三首
- 瘴雾三年恬不怪,反畏北风生体疥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独觉
- 久客厌虏馔,(蜀人谓东北人虏子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
- 西陵衰老繐帐空,肯向北河亲馈食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鳆鱼行
- 云收雾卷已亭午,有风北来寒欲僵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十月十六日记所见
- 当为师子吼,佛法无南北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闻潮阳吴子野出家?或为苏过作?
- 珠襦玉柙万人祖送归北邙,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薄薄酒二首
- (时道逢王郎于建昌,方北行也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
- 当为狮子吼,佛法无南北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闻潮阳吴子野出家
- 南风日日纵篙撑,时喜北风将我行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过土山寨
- 仆夫为我催归来,要与北海春水争先回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曾仲锡通判如京师
- 是身如浮云,安得限南北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小本禅师赴法云
- 不用长竿矫绣衣,南园北第两参差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刁同年草堂
- 暂著南冠不到头,却随北雁与归休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过岭
- (去岁钱塘见飞蝗自西北来,极可畏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章传道喜雨(祷常山而得。)
- 珠襦玉柙万人相送归北邙,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薄薄酒二首(并叙)
- 置酒未逢休沐,便同越北燕南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再和二首(来诗言饮酒、画竹石、草书。)
- 欲因新月望吴云,遥看北斗挂南岳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柏家渡?此诗为沈辽作?
- 鴥[1]彼晨风,郁彼北林。 -- 出自先秦·诗经·晨风
- 窃闻天子已传位,圣德北服南单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哀王孙
- 是身如浮云,安可限南北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别赞上人
- 老马终望云,南雁意在北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客堂
- 何处望神州,满眼风光北固楼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
- 凭栏望,有东南佳气,西北神州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声声慢 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,和李清宇韵
- 坐爱前檐前,卧爱北窗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玩松竹二首
- 计君食宿程,已过商山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。及寤而书适至,兼寄
- 有木秋不凋,青青在江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有木诗八首
- 欲望凤来百兽舞,何异北辕将适楚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立部伎-刺雅乐之替也
- 济世料君归未得,南园北曲谩为邻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题新居寄宣州崔相公 所居南邻即崔家池。
- 酒酣出送我,风雪黄河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伤唐衢二首
- 舟行明月下,夜泊清淮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余杭归,宿淮口作
- 分首今何处,君南我在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
- 日下西墙西,风来北窗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晚凉偶咏
- 宜怀齐远近,委顺随南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委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