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在第13个字的诗句
别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
- 梧桐叶上三更雨,叶叶声声是别离 -- 出自·周紫芝·鹧鸪天
- 曲岸持觞,垂杨系马,此地曾经别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念奴娇·书东流村壁
- 一树斜阳蝉更咽,曾绾灞陵离别。 -- 出自清·纳兰性德·淡黄柳·咏柳
- 戏马台南山簇簇,山边饮酒歌别曲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送远曲
- 诗词名句鉴赏:“蜡烛有心还惜别,替人垂泪到天明。” -- 出自··
- 离别的诗句:近来攀折苦,应为别离多 -- 出自··
- 离别的诗句:请君试问东流水,别意与之谁短长 -- 出自··
- “长安陌上无穷树,唯有垂杨绾别离”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-- 出自··
- “西山为水水为尘,不是人间离别人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-- 出自··
- 直饶更、疏疏淡淡,终有一般情别 -- 出自··
- 当年衫鬓两青青,强说重临慰别情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,留二年而去。平生自觉
- 苏门山上莫长啸,薝葡林中无别香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景纯复以二篇一言其亡兄与伯父同年之契一言
- 送君应典鹔鹴裘,凭仗千钟洗别愁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孔常父送张天觉河东提刑
- 那知昨夜香闺里,更有偷啼暗别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席上代人赠别三首
- 堂梨花映白杨路,尽是死生离别处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与郭生游寒溪,主簿吴亮置酒,郭生喜作挽歌
- 金丹自足留衰鬓,苦泪何须点别肠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闻钱道士与越守穆父饮酒,送二壶
- 故人屡寄山中信,只有当归无别语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寄刘孝叔
- 叶随流水归何处,牛载寒鸦过别村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诗二句
- 浓香吹尽有谁知,暖风迟日也,别到杏花肥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临江仙·庭院深深深几许
- 更为后会知何地,忽漫相逢是别筵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路六侍御入朝
- 那边云筋销啼粉,这里车轮转别肠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鹧鸪天·敧枕婆娑两鬓霜
- 缟带银杯江上路,惟有南枝香别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念奴娇·兔园旧赏
- 结屋溪头,境随人胜,不是江山别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念奴娇·看公风骨
- 雪里疏梅,霜头寒菊,迥与余花别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念奴娇·妙龄秀发
- 以汝夫妇新燕婉,使我母子生别离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母别子
- 嘉陵江曲曲江池,明月虽同人别离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江楼月
- 村南村北哭声哀,儿别爷娘夫别妻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新丰折臂翁-戒边功也
- 黄牛渡北移征棹,白狗崖东卷别筵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十年三月三十日,别微之于沣上,十四年三月
- 八人云散俱游宦,七度花开尽别离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元九与吕二同宿话旧感赠
- 各从微宦风尘里,共度流年离别中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酬哥舒大见赠
- 闻君欲发江东去,能到茅庵访别无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村居寄张殷衡
- 残花啼露莫留春,尖发谁非怨别人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隐·残花
- 壶中若是有天地,又向壶中伤别离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隐·赠白道者
- 从来此地黄昏散,未信河梁是别离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隐·曲池
- 情知此后来无计,强说欢期,一别如斯,落尽梨花月又西。 -- 出自清·纳兰性德·采桑子·而今才道当时错
- 凭将扫黛窗前月,持向今朝照别离。 -- 出自清·纳兰性德·鹧鸪天·雁贴寒云次第飞
- 碧桃红杏易零落,翠眉玉颊多别离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短歌行
- 尚余一事终关念,安得儿孙少别离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秋兴
- 读书虽复具只眼,贮酒其如无别肠! -- 出自宋·陆游·书志
- 客途孤愤只君知,不作儿曹怨别离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猎罢夜饮示独孤生
- 海东药到宽衰疾,岷下书稀怆别离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流年
- 数声过雁催行色,一盏昏灯话别愁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送范西叔赴召
- 儿童鼓笛迎归舰,父老壶觞叙别情,想到吾庐犹未夜,竹间正看夕阳明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舟行钱清柯桥之间
- 四方本是丈夫事,安用一生无别离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东津
- 放翁大欠修行力,未免人间怆别情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哭径山策老
- 故山未敢说归期,十口相随又别离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倚阑
- 采桑饷饭无百步,至老何曾识别村! -- 出自宋·陆游·村女
- 溪边杨柳色参差,攀折年年赠别离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送别
- 长悬青紫与芳枝,尘刹无应免别离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题孙逸人山居
- 笑筵歌席反惆怅,明月清风怆别离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题桐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