凝在第6个字的诗句
凝在第六个字的诗句
- 东风酒面吹凝酥,不辞醉倒归相扶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知郡安抚,以立春日揭所书新安郡,榜南楼之
- 风翻酒幔,寒凝茶烟,又是何乡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彦·诉衷情·堤前亭午未融霜
- 破魂一两点,凝幽数百年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峡哀
- 霜芬稍稍歇,凝景微茫齐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寒溪
- 阴深灵气静凝美,的砾龙绡杂琼珮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鼋头山神女歌
- 斜月才鉴帷,凝霜偏冷枕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答宾
- 地得一以宁,凝然者卷石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题静山
- 前有方丈沼,凝碧融人睛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诗·入林屋洞
- 清跸度河阳,凝笳上太行。 -- 出自唐·李隆基·早登太行山中言志
- 碾破春风,香凝午帐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踏莎行·画鼓催春
- 彼至人而神凝兮,同予梦而先觉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录梦篇
- 列宿正参差,凝霜露衣襟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陈吉老县丞同知命弟游青原谒思禅师予以簿领
- 野马横郊作凝水,牵牛引竹上寒花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赠答晁次膺
- 情忘意消,神凝不征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
- 乐天得法老凝师,後院犹存杨柳枝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读乐天集戏作五绝
- 一饱困竹稍,凝然反冥寞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题王生画三蚕蜻蜓二首
- 我居宛丘厌凝冱,雪翻海水填陂塘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次韵子瞻记十月十六日所见
- 登览春深日,凝思病后身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次韵侯宣城题叠嶂楼
- 渐喜微和解凝烈,半酣起舞意仓忙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次韵仇池冬至日见寄
- 艳拂潮妆,澹凝冰靥,别翻翠池花浪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法曲献仙音
- 螺云万叠暗凝愁,黛蛾照水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西河·春乍霁
- 点点吴盐雪凝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虞美人影/桃源忆故人
- 山边水际频凝顾,怕有寒梅昨夜花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次韵郭子秀晓行
- 玉人望月销凝处,应在西厢。 -- 出自宋·贺铸·罗敷歌/采桑子
- 逢人少青眼,凝笑望青楼。 -- 出自宋·贺铸·和杜仲观青字诗二首之一丙寅四月京师赋
- 西湖春物空凝意,犹望方舟尝胜来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寄上金陵马右丞
- 门横野水席凝尘,束緼谁能问乞邻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和酬周寺丞
- 夜深寒不彻,凝恨何曾歇,凭阑干欲折。 -- 出自唐·冯延巳·醉花间·独立阶前星又月
- 道为黑风遮,凝冻无住著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雪咏
- 花满金盆,香凝碧帐,小楼晓日飞光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满庭芳·花满金盆
- 迢递铜梁道,凝严青锁闱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送昌言舍人得告蜀三首
- 负扆劳天眷,凝旒念国章。 -- 出自唐·韦庄·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
- 梅花体态香凝雪,杨柳腰肢瘦怯风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不赴宴赠丘妓
- 都来聚气与凝神,要炼金丹赚几人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大道歌
- 前山多翠色,凝然暮欲滴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凝翠
- 起徘徊,凭栏凝伫,片时万情千意。 -- 出自宋·李纲·永遇乐·秋色方浓
- 兰泽不可亲,凝情坐惆怅。 -- 出自唐·权德舆·杂诗五首
- 巍峨卞山雪,凝冽不可向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记事
- 忘言在闲夜,凝念得微理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同李五夕次香山精舍访宪上人
- 感物乾文动,凝神道化成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奉和圣制登朝元阁
- 碧溪行几折,凝棹宿汀沙。 -- 出自唐·张祜·旅次上饶溪
- 内黄处白结凝酥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西江月·水火运来周岁
- 铁心应也频凝伫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踏莎行·萼破前村
- 千花万草光凝碧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九张机
- 缀衣将出,神凝玉几,一夜登仙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十二时/忆少年
- 见说燕寝香凝,旌旗微动,猎猎薰风入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酹江月/念奴娇
- 大块呼吸,阳凝阴结,遍四野、玉花呈端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望梅花·密密彤云覆地
- 雪霏冰结霜凝,是谁透得春工意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鼓笛慢/水龙吟
- 纱窗影、故人凝处,冷落暮天残雪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折红梅·忆笙歌筵上
- 萼点胭脂,粉凝芳叶,依稀几枝初绽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选冠子·庾岭烟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