凉在第10个字的诗句
凉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赤帝今已矣,大风邈凄凉。 -- 出自唐·鲍溶·沛中怀古
- 声尽灯前各流泪,水天凉冷雁离群。 -- 出自唐·鲍溶·吴中夜别
- 兰畹炎飚息,莎阶霁景凉。 -- 出自宋·丁谓·萤
- 风月前湖近,轩窗半夏凉。 -- 出自宋·陈亚·登湖州销暑楼
- 赞贞怀武鸷,转斗历炎凉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读五代梁史
- 紫皇宴服出瑶台,杖下凉宵水殿开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七夕
- 自我还故栖,再见炎与凉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和朱少府
- 古木含清吹,池上增晚凉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联句
- 不知何山雨,飒然送微凉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和晏相公西湖
- 雨逼秋容生户牖,风回凉思入襟裾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奉答乐道
- 翩翩庭中燕,群飞戏清凉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和原甫晓雨
- 雨过林峦静,风回池阁凉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南歌子·雨过林峦静
- 城中如火热,此地独清凉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赠江心寺钦上人
- 从来怀古意,秋至转悲凉。 -- 出自宋·苏泂·途次口占三首
- 沙草留徐步,溪鸥傍晚凉。 -- 出自宋·苏泂·远怀二首
- 平生三径草,此夕更苍凉。 -- 出自宋·苏泂·秋夜有感
- 山晓雨初霁,江秋树亦凉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九日
- 岸巾南窗下,领略今夕凉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八月十四夜对月
- 北园竹万个,想见清簟凉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答吴尚书
- 朝来雨声寒,意色俱凄凉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明月雨再用韵
- 千岩秀处书如堵,五月凉时藕似船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韵卢监
- 客有知吾癖,能分一雪凉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韵王尉致香
- 石窗紫藓墙,此世此清凉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元绪上人
- 病夫心益躁,静者室应凉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夏日书事寄丘亢处士
- 见君何所似,如热得清凉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喜喻凫至
- 多因束带热,更忆剃头凉。 -- 出自唐·项斯·寄坐夏僧
- 心似汤煎火炙,无暂清凉。 -- 出自元·马钰·满庭芳·山侗昔日
- 我今誓死环墙内,夏绝凉泉。 -- 出自元·马钰·采桑子 誓死赤脚,夏不饮水,冬不向火
- 凤阙澄秋色,龙闱引夕凉。 -- 出自元·李治·九月九日
- 一轮月好,正人间、八月凉生襟袖。 -- 出自元·白朴·念奴娇 中秋效李敬齐体,每句用月字。 案此
- 不眠闲访友,月色正苍凉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题和阗玉镂东坡夜游图
- 乡思空忆篱边菊,举目凉州雁影斜。 -- 出自·老舍·别凉州
- 言深夜半犹疑昼,酒冷凉生始觉秋。 -- 出自明·袁崇焕·话别秦六郎
- 更待荷花后,来分半榻凉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初夏访刘道士
- 青苔地湿频经雨,白苎凉生不待秋。 -- 出自明·李东阳·游城西故赵尚书果园与萧文明李士常陈玉汝潘
- 城南野人颇醇古,坐爱凉秋满虚宇。 -- 出自明·李东阳·画松为顾良弼主事题
- 近从画竹得篆法,坐对凉阴刻寒玉。 -- 出自明·李东阳·题陆宽瘦竹卷
- 衣袖归时雨尽沾,卧闻凉叶响虚檐。 -- 出自明·李东阳·次夏提学韵
- 川原暖入三春雨,殿阁凉分六月阴。 -- 出自明·李东阳·次韵贺彭阁老先生(二首)
- 春尽田家郎未归,小池凉雨试絺衣。 -- 出自明·李东阳·茶陵竹枝歌(十首)
- 车鱼人散水风腥,雨色凉分柳外晴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湖居杂兴八首
- 醉折芙蓉薰酒盏,里湖凉似外湖多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翔泳堂酒边
- 教人争不恨,故国太荒凉。 -- 出自·顾随·临江仙 游圆明园
- 芦苇西风雁影孤,凄凄凉气入郊墟。 -- 出自宋·陈普·儒家秋
- 西风吹羽扇,吾道竟凄凉。 -- 出自宋·邓林·书怀
- 月里山河大,风前草木凉。 -- 出自宋·邓林·早过刘功父清溪
- 霜风吹短发,值此天气凉。 -- 出自宋·释斯植·对梅分韵得堂字
- 角送重城月,微风入夜凉。 -- 出自宋·释斯植·夜坐有感
- 因缘开利钝,语默自清凉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缘识
- 乖持如似梦,慕道得清凉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缘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