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在第6个字的诗句
冷在第六个字的诗句
- 石壁参天驻冷云,一声幽鸟忽惊人。 -- 出自宋·陈岩·天柱庵
- 话向禅中参冷淡,心於静处息纷纭。 -- 出自宋·程炎子·次郡太守刘朔斋秋晚谒谢朓亭小饮三首
- 寂寞篷窗锁冷云,地炉纫补自阳春。 -- 出自宋·褚伯秀·贫女吟二首
- 骨警如医知冷热,诗多当历记晴阴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秋尽
- 六考未作县,冷官到淮服。 -- 出自宋·戴溪·送王木叔黄州教职
- 稍待秋风凉冷后,相从十日却归欤。 -- 出自宋·邓深·次韵方德秀
- 只怕梅花应冷笑,清香元不要人知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题吴氏梅堂
- 掉头蛮触争,冷坐雪月窟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挽郑直斋居士
- 老树几前代,冷泉如我心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冷泉亭
- 地下西施应冷笑,不缘红粉解亡吴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涌金门城望五首
- 华摭有旧习,冷嗜无新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清湖小酌得生字
- 一语对曲直,冷泉解沸汤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题来将军括苍送行卷
- 小儒苦乏赀,冷眼看豪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忆我二首各三十韵
- 洒落真意趣,冷淡閒工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韵王起宗勉为高子明绘松岩图
- 树上玉人应冷笑,从今不敢送愁来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和刘后村梅花百咏
- 一气居然分冷暖,南枝开早北枝迟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和刘后村梅花百咏
- 笛谱久无传,冷落孤山社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以诗句咏梅·玉笛冰滩索同赋
- 只消一勺清冷水,冷却秦锅百沸汤。 -- 出自宋·冯必大·咏史
- 深涵秋汉色,冷浸古松声。 -- 出自宋·古成之·贪泉
- 吟残庭际月,冷怯草根霜。 -- 出自宋·顾逢·观鬭蟠蟀有感
- 苦心亲笔砚,冷眼看儿曹。 -- 出自宋·顾逢·寄陈石窗林石田老友
- 忍令瑶台姿,冷落群芳后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师吉甫探梅二首
- 名园春信来,冷眼思一窥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正月初八日同莫少虚蒲大受王园泛舟各赋二首
- 任使世情分冷暖,无劳品秩论穹崇。 -- 出自宋·郭仲荀·奉和宫使内翰佳什
- 诗比晚唐成冷淡,人如东野更清臞。 -- 出自宋·黄敏求·书郑亦山冷澹生活
- 梦回浸书窗冷,身在吴松江飞尽头。 -- 出自宋·黄文雷·绝句
- 翳翳云月薄,冷冷雪风清。 -- 出自宋·江休复·同持国宿寺太学官舍
- 含恨变旧音,冷照关山月。 -- 出自宋·李复·过弹筝峡
- 千载子真应冷笑,吾侬不是守门人。 -- 出自宋·李龙高·梅关
- 清润挹千岩,冷凝涵四壁。 -- 出自宋·刘达·冰泉洞
- 呼童汲景华,冷浸枝枝雪。 -- 出自宋·刘文晦·梅花
- 余韵出云表,冷冷清风生。 -- 出自宋·刘爚·仙学堂
- 薄官如秋菰,冷淡不堪食。 -- 出自宋·陆文圭·送严陵邵叔忠学录归侍二首
- 清明一古镜,冷浸玉泉裹。 -- 出自宋·陆文圭·别李宰
- 凉生荔浦树,冷熨桂江秋。 -- 出自宋·梅挚·昭潭十爱
- 如亲诗中仙,冷澹趣相得。 -- 出自宋·潘玙·移种菖蒲
- 此景惟予爱,冷然契道机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瑞光亭有作
- 正似镬汤无冷处,年三十六死为长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天阴
- 佛屋三间破冷开,半通云气半苍苔。 -- 出自宋·邵棠·万松岭老僧
- 莫怪相看能冷淡,交游如此却情深。 -- 出自宋·史弥宁·青山
- 莫讶报慈多冷淡,得盘桓处且盘桓。 -- 出自宋·释道宁·偈六十三首
- 百种无能,面冷如冰。 -- 出自宋·释法薰·总长老请赞
- 白云抱幽石,冷淡更清奇。 -- 出自宋·释慧性·偈颂一百零一首
- 迦叶只因曾冷笑,至今隐在涅槃城。 -- 出自宋·释慧远·颂古四十五首
- 风高云澹,露冷烟清。 -- 出自宋·释慧远·禅人写师真请赞
- 住飞来峰,饮冷泉水。 -- 出自宋·释慧远·禅人写师真请赞
- 闹处莫出头,冷地著眼看。 -- 出自宋·释慧远·偈八首
- 平明始立秋,冷已到山头。 -- 出自宋·释可湘·偈颂一百零九首
- 不管旁边人冷笑,满头犹更插花枝。 -- 出自宋·释妙伦·偈颂八十五首
- 佛祖二千年冷债,不消咳嗽一进还。 -- 出自宋·释普济·示觉悟侍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