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在第3个字的诗句
冷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长夏冷风清甽,新晴丹铅绿畴。 -- 出自明·杨慎·归田四咏为宪副卞苏溪赋(卞名□)
- 残羹冷炙有德色,不如著书黄叶村。 -- 出自清·敦诚·寄怀曹雪芹
- 寂寂冷萤三四点,穿过前湾茅屋。 -- 出自清·厉鹗·百字令 月夜过七里滩
- 莫言冷淡无知已,曾有渊明为举觞。 -- 出自近代·弘一·咏菊
- 千峰冷截冥鸿处,一径险通禅客归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送略禅者归南岳
- 千山冷叠湖光外,一扇凉摇楚色西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江上夏日
- 浓艳冷香初盖后,好风乾雨正开时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牡丹四首
- 山分冷翠侵檐滴,水擘寒声绕槛流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越王楼
- 杯盘冷落留芳草,帘幕阴沈听乱莺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和永频出省有日书事
- 独教冷落向秋天,恨东君不曾留意。 -- 出自宋·李遵勗·望汉月/忆汉月
- 桃李冷不觉,□□如浊河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向负春游辞以风雨开霁既久乐事未果因书百言
- 时间冷艳尤难识,世上妖葩各有朋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和同赏梨花
- 官居冷落人稀到,病枕欹移日几回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予在病告君玉见过翌日成短篇奉招
- 露下冷、兰英将谢,苇花初秀。 -- 出自宋·李婴·满江红·荆楚风烟
- 疏星冷落排寒玉。 -- 出自宋·舒亶·菩萨蛮·画檐细雨偏红烛
- 江梅冷淡避春风。 -- 出自宋·葛胜仲·临江仙·槛外奇葩江外种
- 山光冷浸清溪底。 -- 出自宋·曾纡·菩萨蛮·山光冷浸清溪底
- 沉瓜冷出井,浇汗暖注汤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吴山寺汛
- 高槛冷飕飕。 -- 出自宋·向滈·武陵春·长记酒醒人散後
- 斜枝冷落溪头路,瘦影扶疏竹外村。 -- 出自宋·尤袤·次韵尹朋梅花
- 寻梅冷入眼,野路信所之。 -- 出自宋·张栻·腊后一日寻梅东门外马上遇雪
- 不许冷官人所贱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蝶恋花·山立翠屏开几面
- 吾侪冷如冰,虽坐慵造谒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再次韵
- 金波冷浸山河影,直为高阳酒伴明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八月十二日夜偕客赏木犀八首
- 冷官冷如冰,餬口仅廪稍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再次赠张学录韵十诗
- 方耐冷侵骨,未暇吟掉头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次韵王解王赁地筑屋
- 时为冷泉登,税驾脱巾屦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王漕小燕玻璃分韵得路字
- 即今冷眼聚蚊梦,彼此劣优君试评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约吕徐二友游净慈二首
- 幽怀冷眼是青山,旧欢往恨浑无据。 -- 出自宋·韩淲·踏莎行·雨意生凉
- 疏雨冷烟寒食,落花飞絮清明。 -- 出自宋·韩淲·风入松·小楼春映远山横
- 更清冷、照崔巍。 -- 出自宋·韩淲·太常引·随风和雨带烟开
- 空濛冷湿人衣,山路元无雨。 -- 出自宋·方千里·荔枝香
- 书幌冷,竹窗明。 -- 出自宋·谢逸·醉桃源/阮郎归
- 香烬冷金猊。 -- 出自宋·谢逸·燕归梁·六曲阑干翠幕垂
- 门外冷云堆浦。 -- 出自宋·苏庠·谒金门·何处所
- 隔窗冷吹啸疏篁,颓云逼月色无光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龙兴客旅效子美寓居同谷七歌
- 残盃冷炙勿复道,故交惟有西山雪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龙兴客旅效子美寓居同谷七歌
- 诗情冷落接坰荒,鸟语钩辀伴日长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蓬溪道中所见
- 石壁冷磨閒日月,松棂平觉远山川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题赖盘市法云院二首
- 道源冷然白,疏通无一尘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虚明斋
- 清香冷艳、天赋与孤光。 -- 出自宋·刘均国·梅花引·千里月
- 三日冷官门,炙手犹可热,先生听我言,事细不堪忽。 -- 出自宋·郑刚中·学山野烧异常登高泮宫如在火池中间泮师率诸
- 疏星冷浸明河水。 -- 出自宋·李弥逊·菩萨蛮·凉飙轻散馀霞绮
- 疏英冷蕊,也为有情忙,深夜月,小庭中,绝胜西城路。 -- 出自宋·李弥逊·蓦山溪·冲寒山意
- 孤芳冷蕊正明媚,却笑桃李空繁多。 -- 出自宋·李弥逊·春日同游梅花坡韵赋诗坡字
- 石肠冷淡老眼暗,对此不忍空樽牺。 -- 出自宋·李弥逊·春日同游梅花坡韵赋诗坡字
- 剑水冷冷行碧玉,扁舟一叶吹风。 -- 出自宋·邓肃·临江仙·剑水泠泠行碧玉
- 忽驭冷风径归去,长庚依旧耿秋空。 -- 出自宋·邓肃·哭陈兴宗先生三首
- 百年冷坐无车音,一旦偕来真恶客。 -- 出自宋·邓肃·龙兴避难
- 上方冷翠袭衣襟,便觉笑谈在天宇。 -- 出自宋·邓肃·庐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