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在第12个字的诗句
冷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
- 崚赠玉削三千丈,翠泼岚光冷相向。 -- 出自宋·邓谏从·题巫山瞻华亭
- 心地清凉无热恼,炎天直与冷秋同。 -- 出自宋·邓深·夏日寓山斋
- 琐窗人静月轮孤,六曲屏山冷如水。 -- 出自宋·邓允端·古乐府
- 半夜秋声惊客梦,一帘珠贝冷珊珊。 -- 出自宋·杜柬之·云安下岩
- 竹户纸窗清洒洒,葛衫纱帐冷修修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喜雨
- 十年归把钓鱼竿,万变惟凭冷眼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有感三首
- 五月今年更索裘,穷山积雨冷于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五月六月雨寒二十余日
- 细看貌非寒士相,随宜班亚冷官员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再送罗云叔
- 引人平地破家产,他在傍边冷眼看。 -- 出自宋·何耕·论俗诗四首
- 岂知此有冯夷宅,六月飞花冷扑人。 -- 出自宋·何坦·非雪
- 水落渔矶风露晓,残荷数点冷擎秋。 -- 出自宋·黄庚·秋吟
- 渝落天涯已白头,西风吹帽冷飕飕。 -- 出自宋·黄庚·秋吟
- 池塘一段荣枯事,都被沙鸥冷眼看。 -- 出自宋·黄庚·池荷
- 玉柱擎天高拔地,翠蛟拥日冷涵秋。 -- 出自宋·黄敏德·太涤洞留题
- 花气熏心香馥馥,涧声聆耳冷潺潺。 -- 出自宋·黄台·题歙州问政山聂道士所居
- 三年南海清心坐,一任东君冷眼看。 -- 出自宋·纪应炎·句
- 养到天寒霜降时,附子煎汤冷浴伊。 -- 出自宋·贾似道·养法十二条
- 月晃长江上下同,画桥横堆冷光中。 -- 出自宋·蒋堂·游松江
- 鼓急兮收舞影,火销兮膏烬冷。 -- 出自宋·李复·乐章五曲
- 不归罗绮飘飖处,故入松篁冷淡中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南斋咏风
- 猎猎风沙透纸窗,地炉火歇冷侵床。 -- 出自宋·李思衍·见王参政
- 西母不来东朔去,茂陵松柏冷萧萧。 -- 出自宋·李宗谔·汉武
- 清斋不许盘餐入,辜负湖山冷淡看。 -- 出自宋·林拱中·游虎丘
- 迎春寒色愈严凝,小阁炉残冷欲冰。 -- 出自宋·刘应时·雪夜二首
- 春风蝶梦迷香径,秋水龙文冷剑池。 -- 出自宋·吕江·姑苏怀古
- 异端惑世浓於酒,古学违时冷若灰。 -- 出自宋·吕祖谦·向运使挽章
- 水云踪迹自閒游,夏谷阴寒冷胜秋。 -- 出自宋·罗道成·自和
- 看来深阔能多少,调得阴阳冷热均。 -- 出自宋·马之纯·藏冰井
- 苦无勤瘁补台网,西院西头冷峭房。 -- 出自宋·梅挚·北轩敧枕
- 遥想琐窗挑锦字,咏珠如粉冷银铭。 -- 出自宋·缪鉴·春题
- 乾坤日月光明藏,莫作书边冷眼看。 -- 出自宋·钱时·萤
- 自此知君无定止,一片情怀冷如水。 -- 出自宋·钱氏·题壁
- 引目遥空碧玉屏,清风入座冷无尘。 -- 出自宋·钱闻诗·云锦阁
- 秧鍼初出未全青,昨夜冈头冷雨晴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溪西李家
- 两岸尘埃终不到,四檐风月冷无声。 -- 出自宋·饶道深·水心亭
- 啮雪沙场倦牧羝,空山流涕冷凄凄。 -- 出自宋·邵允祥·上吴平章
- 洞门千尺挂飞流,碎玉联珠冷喷湫。 -- 出自宋·石敦·水濂洞
- 剩种木奴千百本,不忧土锉冷松龛。 -- 出自宋·释宝昙·和吉祥孜老二诗
- 故山为我小迟留,枫落吴江冷不收。 -- 出自宋·释宝昙·送隐上人还玉峰二首
- 璎珞受来都不用,平生活计冷湫湫。 -- 出自宋·释道川·颂古二十八首
- 南北东西住险巇,古岩寒桂冷依依。 -- 出自宋·释道英·偈二首
- 堪笑刻舟求剑者,至今犹在冷灰中。 -- 出自宋·释法泰·颂古四十四首
- 七峰有个安身法,袖手无言冷处看。 -- 出自宋·释梵琮·偈颂九十三首
- 摧残枯木非枯木,今日花从冷处玩。 -- 出自宋·释坚璧·偈颂二十一首
- 晓花初拆露香新,独向空山冷衬云。 -- 出自宋·释妙伦·偈颂八十五首
- 去年今月正今日,北高峰前,冷泉亭畔。 -- 出自宋·释南雅·偈颂七首
- 霏霏梅雨洒危层,五月山房冷似冰。 -- 出自宋·释普济·偈颂六十五首
- 隔岸红尘忙似火,当轩青嶂冷如冰。 -- 出自宋·释乾康·诗一首
- 晚香消歇无寻处,尽在疏枝冷蕊中。 -- 出自宋·释绍嵩·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
- 万里澄江雪霁时,玉壶一色冷含辉。 -- 出自宋·释绍昙·偈颂一百零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