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在第10个字的诗句
冷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谁识清凉意思,珊瑚枕冷先知。 -- 出自宋·刘过·临江仙·半雨半晴模样
- 去去山转深,树下益凄冷。 -- 出自宋·刘过·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·倾月
- 西湖几番夜雨,怕如今、冷却鸥盟。 -- 出自宋·张炎·声声慢·荷衣消翠
- 抱瑟空行古道,盟鸥顿冷清波。 -- 出自宋·张炎·木兰花慢·二分春到柳
- 叹贞元、朝士无多,又日冷湖阴,柳边门钥。 -- 出自宋·张炎·解连环·句章城郭
- 度野光清峭,晴峰涌日,冷石生云。 -- 出自宋·张炎·甘州/八声甘州
- 一翦静中生意,任前看冷淡,真味深长。 -- 出自宋·张炎·甘州/八声甘州
- 待散以吹箫,跨鹤天风冷。 -- 出自宋·张炎·摸鱼子 高爱山隐居
- 堪叹敲雪门荒,争棋墅冷。 -- 出自宋·张炎·湘月/念奴娇
- 天清晓露凉,秋深藕花冷。 -- 出自元·萨都剌·秋日池上
- 年年依旧无情绪,镇长冷落银屏。 -- 出自宋·杜安世·河满子·柳嫩不禁摇动
- 前君广文直,共宿官舍冷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喜吴冲卿重过许昌
- 目清林叶净,耳快石泉冷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奉答张寺丞再招游薛园
- 应笑菊花妍意少,篱边冷落伴渊明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黄葵花
- 断魂留梦,烟迷楚驿,月冷蓝桥。 -- 出自宋·孙惟信·夜合花·风叶敲窗
- 政恐刘郎识桃耳,相从冷澹亦良难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约刘良叔观苔梅
- 花光若朽补之穷,吐作冷花春几几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用郑少傅韵题赵参政梅卷
- 已是年时欲雪天,谁回冷落作芳妍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十月六日园丁置墨紫
- 玉虬夜吼双宝刀,晓霜冷透宫花袍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用王深造韵观射寄呈吴门吴侍郎
- 方当繁暑日,草屩微微冷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题金州西园九首·葼径
- 今日无言春雨后,似含冷涕谢东风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杏园宴上谢座主
- 空里做真修,恁清清、冷冷脱洒。 -- 出自元·谭处端·蓦山溪·修行锻炼
- 杨柳烟凝露重,莲花月冷风清。 -- 出自元·刘秉忠·江月晃重山
- 入耳适宜听,披衾不览冷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夜雨
- 却学雪中骑驴孟浩然,冷湿银镫敲吟鞭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陈云岫爱骑驴
- 世路恩仇收短剑,人情冷暖验笼纱。 -- 出自清·李鸿章·赴试途中有感
- 道体浑沦参太极,皋比冷落坐西风。 -- 出自宋·陈普·儒家秋
- 常忆西湖处士家,疏枝冷蕊自横斜。 -- 出自宋·释普度·墨梅
- 客来坐无毡,谁顾广文冷。 -- 出自宋·杨时·次韵何吉老游金銮寺
- 参军官小技能薄,寂寞冷坐诚宜然。 -- 出自宋·杨时·吴子正招饮时权酒局不赴作诗戏之
- 祠宇眈眈海岸头,况逢冷夜更清秋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宿南海神祠东廊候月烹茶次闻雷
- 秋色延高台,台荒庙亦冷。 -- 出自明·吴兆·登钓龙台
- 为君裁舞衣,天寒剪刀冷。 -- 出自隋··杂曲歌辞·墙头花
- 鸟鸣涧壑空,泉响窗户冷。 -- 出自明·高启·姑苏杂咏 南峰寺
- 月来照潭空,云起嘘壁冷。 -- 出自明·高启·姑苏杂咏 剑池
- 雨过落红蕖,斜阳半江冷。 -- 出自明·高启·陈氏秋容轩
- 醉中时倒倚苍藓,秋风冷逼吟诗肩。 -- 出自明·高启·姑苏杂咏 太湖石
- 照水羞见影,汲水嫌手冷。 -- 出自明·高启·金井怨
- 流藻舞波寒,惊虬翔壑冷。 -- 出自明·高启·月林清影
- 圆甃夏生冰,光涵数星冷。 -- 出自明·高启·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冰壶井
- 纳履归来六载强,身闲冷看世人忙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闲居
- 元日家童催蚤起,起搔冷发惜残眠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元日
- 池上秋开一两丛,未妨冷淡伴诗翁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芙蓉二绝
- 举世争驰势利场,君于冷处看人忙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题林户曹寒斋
- 独有广文君卓识,残杯冷炙也牢辞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闻喜宴李教君瑞不赴小诗赞美
- 未受京师传子真,园池冷落户庭贫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自和效颦一首
- 抽得元身闲处着,免他冷眼静中看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和竹溪三诗·戊辰二月六日
- 不但春天无衣著,凄风冷雨绝须防。 -- 出自宋·曾几·禽声四首
- 王孙胡不归,岁晏雪霜冷。 -- 出自宋·曾几·丛桂
- 大屋修廊岩下路,凄风冷雨洞中春。 -- 出自宋·曾几·游张公善权二洞四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