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在第14个字的诗句
冰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
- 一枝斜映佛前灯,春入铜壶夜不冰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梅花
- 水殿垂帘冷色凝,一床珍簟展春冰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宫词百首
- 金马天材文作锦,玉堂仙骨气如冰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浣溪沙
- 已回邻面三年粉,又结寒丝几茧冰。 -- 出自宋·钱惟演·句
- 沃顶几思金掌露,涤烦谁借玉壶冰。 -- 出自宋·钱惟演·夜意
- 临阶短发梳和月,傍岸衰容洗带冰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晨兴
- 岁晚鬓毛纷似雪,天寒门巷冷于冰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陆务观赴阙经从留饮
- 白白野田铺似月,瑽瑽沙路踏如冰。 -- 出自宋·刘辰翁·摊破浣溪沙/山花子
- 照芳树、晴光泛晓,护么凤、无处认冰颜。 -- 出自宋·张炎·一萼红·倚阑干
- 须知后汉功臣力,不及滹沱一片冰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咏史诗·滹沱河
- 阳芸初动犹兼雪,柔荔将芳尚隔冰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冬至
- 屈曲江流学秦篆,春风应是李阳冰。 -- 出自宋·苏泂·金陵杂兴二百首
- 莫道山家不挂灯,修身宝月一团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元夕
- 秋崖老子缩如蝟,捻断吟髭寸寸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观梅
- 只有诗囊澹似僧,却嫌官屋冷於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重宿储文
- 要识庐山真面目,一溪明月冷於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赠诗僧
- 定应嫌客留名姓,云逼人寒一砚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三岩
- 虽其功用霄壤隔,不应涧水非渊冰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秋夜与子充论文退而赋诗一首因简子充并寄胡
- 儿辈重瞻绛纱帐,时流都凝玉壶冰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赐蔡新
- 草木残生颅铸铁,虫豸凝寒掌作冰。 -- 出自当代·金庸·破阵子·千里茫茫若梦
- 洞门苍石流成乳,山下长溪冷欲冰。 -- 出自宋·苏洵·题三游洞石壁
- 遗文漫灭雨中迹,翠石断裂春後冰。 -- 出自宋·并叙·次韵子瞻题孙莘老墨妙亭
- 汉四十年几丞相,蹶张丞相冷如冰。 -- 出自宋·陈普·咏史上·申屠嘉
- 舌本澜翻千丈雪,眼青锦镜一壶冰。 -- 出自宋·释惟一·寄雪窦希叟
- 倾依慕善易为兴,却恐人心冷似冰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遥咏
- 无名踪迹故难兴,智者消详冷似冰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遥咏
- 秋行春令气犹凝,柳曳寒丝软蘸冰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义宁产莼菜中秋大熟副以六绝送杨伯子
- 绀色毬儿让水晶,味甘如蜜冷如冰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值侯修学趣儒人稍急因遗莲花莲实西瓜于吾宗
- 一字于吾补不曾,诗书况味冷如冰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寄题张子登遂勤斋
- 椰子簟凉肤起粟,荔枝膏冷齿生冰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五羊中秋热未艾
- 玉堂分照无人后,消尽金盆一碗冰。 -- 出自唐·郑畋·初秋寓直三首
- 南州四月气如蒸,却忆吴中始卖冰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乍暑一首
- 包裹入城问蓍旧,一名木稼一名冰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始冰
- 两崖古树千般色,一井寒泉数丈冰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题招隐寺即戴颙旧宅
- 一夜纸窗明似月,多年布被冷于冰。 -- 出自宋·曾几·雪作
- 恨乏白檀除热恼,心思赤脚踏层冰。 -- 出自宋·戴敏·约黄董二亲与桂堂诸侄避暑
- 桃杏花阴流似水,图书滋味冷如冰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寒食书事感怀
- 羽书日日惊飞电,给札归来欲饮冰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子中兄韵三首
- 大哉风行水上涣,一夕泮尽峨峨冰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韵杨廷秀待制寄题朱氏涣然书院
- 王祥名冠晋公卿,大节亭非为剖冰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临川梁译投冰溪救母谢昌国作孝德记杨廷秀有
- 一经秋雨禾方穟,未到春风海亦冰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同年王火井不遇之韵
- 龙跳虎跃入昭陵,墨汁空留一段冰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归宗墨池
- 雷电翕虩蛟螭腾,方床竹簟寒生冰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杨渥赴西安主簿
- 青云名士时相访,茶煮西峰瀑布冰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题兰江言上人院二首
- 季月还乡独未能,林行溪宿厌层冰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送粲上人兼寄梁镇员外
- 残霞卷尽出东溟,万古难消一片冰。 -- 出自唐·章碣·对月
- 吟馀却起双峰念,曾看庵西瀑布冰。 -- 出自唐·郑谷·慈恩寺偶题
- 千石碧潭秋水骨,琢成孤枕冷于冰。 -- 出自宋·杨亿·送石枕与参政王给事
- 千里江山一雁声,广文官舍冷如冰。 -- 出自宋·黄公度·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
- 寂寞小帘风露冷,玉盆脂水已生冰。 -- 出自宋·刘子翚·景阳钟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