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在第6个字的诗句
冠在第六个字的诗句
- 晚归长带酒,冠盖任倾斜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
- 称藩效臣职,冠带复人形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
- 二三古须眉,冠云带含光。 -- 出自宋·秦观·游仙二首
- 东蛮有谢氏,冠带理海中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乐府杂曲·鼓吹铙歌·东蛮
- 牧师六十人,冠剑竦若林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阅古堂诗
- 唐朝三百年冠盖,谁聚诗书到远孙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留题方干处士旧居
- 还因三里处,冠盖远相通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远山澄碧雾
- 洗妆拭面著冠帔,白咽红颊长眉青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华山女
- 前荣馔宾亲,冠婚之所于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示儿
- 子兮何为者,冠珮立宪宪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
- 炎官热属朱冠裈,髹其肉皮通髀臀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
- 入门无所见,冠履同蜕蝉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谢自然诗
- 坐疲都忘起,冠侧懒复正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东都遇春
- 声香渐翕习,冠盖若云浮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阳城驿
- 避权如避虎,冠豸如冠猴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阳城驿
- 街衢连甲第,冠盖拥朱轮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代曲江老人百韵
- 灵物比灵境,冠履宁甚睽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青云驿
- 朝市有机阱,冠裳或钳髡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读史
- 扶头今日强冠篸,余烬收从百战酣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初履地
- 东方色未动,冠剑门已盈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元日早朝
- 颜鬓日衰耗,冠带亦寥落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闲居赠友
- 除书忽到门,冠带便拘束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始除尚书郎,别善福精舍
- 北风吹满楚冠尘,笑捧蟠桃梦里春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五月二日生朝
- 风标当剧部,冠带称儒家。 -- 出自唐·卢纶·送元昱尉义兴
- 六年讲武儒冠在,不踏金门著战袍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叔父给事挽词十首
- 邺城渺尘沙,冠盖若秋蕖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寄南阳谢外舅
- 欲超浮世挂冠绂,未决重云抚剑棱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次韵召之才将流民过悬帛岭均田
- 声名九鼎重,冠盖万夫望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
- 唯闻不犯郑冠氏,犬卧不惊民气乐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送郑彦能宣德知福昌县
- 〈与可墨竹,冠绝今世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此君庵
- 朝廷入忘返,冠盖如云屯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送王震给事知蔡州
- 汤沐从夫宠,冠衣席弟恩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亡嫂靖十君蒲氏挽词二首
- 往者未可招,冠盖方骏奔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其二孙巨
- 提携童子従冠者,揣摩五帝论三皇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次韵刘泾见寄
- 狙猿便林薮,冠带愁槛圈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次韵钱勰待制秋怀
- 筋骸稍轻安,冠服强披整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答王定国问疾
- 万里生还客,冠缨泪雨濡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
- 一朝受羁绁,冠带相宾飨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次韵子瞻竹(鼠卯)
- 高轩驷马,峨冠鸣佩,班回花底修禊饮,御炉香、分惹朝衣袂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莺啼序
- 鼠璞窃美名,冠玉假外观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观陆士龙作顾彦先妇答夫二首有感韵
- 余当二十弱冠辰。 -- 出自南北·鲍照·拟行路难
- 俄然脱秽垢,冠盖儒衣冠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猕猴
- 轮辕孰挠直,冠盖孰纁黄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读书
- 倡倦百怪起,冠裾稔回惹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寄王介卿
- 广庭肃肃延冠带,剑佩峥嵘百神会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宫漏谣
- 门阑百客盛,冠盖一乡荣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寄题张著作颂堂
- 王城名利窟,冠苔郁相交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送韩太祝归许昌
- 名园关嘉客,冠盖去倾朝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郭氏园送仲通出刺棣州
- 床空唯唯轩,冠小不施簪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和宋郎中孟秋省直
- 王诜建会集冠褐,飞来白鹤不知几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纯阳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