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在第10个字的诗句
冠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肃穆升内殿,从容领儒冠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
- 新登麒麟阁,适脱獬豸冠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,便赴江外觐省
- 君子满清朝,小人思挂冠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
- 有时披道书,竟日不著冠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左仆射相国冀公东斋幽居(同黎拾遗赋献)
- 闻欲朝龙阙,应须拂豸冠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送韦侍御先归京(得宽字)
- 已上印书辞北阙,稍留冠盖饯东门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送致政朱郎中
- 壮也已吏隐,兴余方挂冠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寄题洛阳致政张少卿静居堂
- 子野乃秃翁,戏弄时脱冠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书怀感事寄梅圣俞
- 一生判却归休,谓著南冠到头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,戏赠诏追南来诸
- 此地别燕丹,壮士发冲冠。 -- 出自唐·骆宾王·易水送别
- 自应迷北叟,谁肯问南冠。 -- 出自唐·骆宾王·宪台出絷寒夜有怀
- 分形妆薄鬓,镂影饰危冠。 -- 出自唐·骆宾王·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·秋蝉
- 欣逢上林鴈,聊免管城冠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和庆长怀麻阳叔二首
- 寄径丝纶紫薇阁,押班冠剑大明宫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送彭子山提刑郎中赴召二首
- 麒麟图画冷似铁,凌烟冠剑消如雪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题陆子泉上祠堂
- 未解萦身带,犹倾坠枕冠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酒醒
- 月镜如开匣,云缨似缀冠。 -- 出自唐·李峤·八月奉教作
- 庐山遮半天,五老云为冠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诗
- 颔髭尔许长,大笑欹巾冠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两木
- 叠膝稀穿履,扶头懒正冠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元日立春感叹有作二首
- 牛牵碧蔓自绕,鸡耸朱冠欲争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初秋闲记园池草木
- 海云桥下溪如镜,休把冠巾照路尘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十一月十日海云赏山茶
- 一间松叶屋,数片石花冠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和卢常侍寄华山郑隐者
- 风生趋府步,笔偃触邪冠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瓜洲驿奉饯张侍御公拜膳部郎中,却复宪台充
- 令姿何昂昂,良马远游冠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上东门会送李幼举南游徐方
- 严车候门侧,晨起正朝冠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还阙首途,寄精舍亲友
- 只承简书命,俯仰豸角冠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送阎寀赴东川辟
- 我作朱金沙上游,诸君冠盖渡瓜洲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真州杂赋
- 仙子楼台修竹外,行人冠盖画桥阴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闲居和云屋道士
- 江湖惊落笔,朝野望弹冠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挽太博朱古平
- 入幕绾银绶,乘轺兼铁冠。 -- 出自唐·高适·东平留赠狄司马(曾与田安西充判官)
- 此日所从何所问,俨然冠剑拥成林。 -- 出自唐·卢纶·九日奉陪侍郎登白楼
- 玄想凝鹤扇,清斋拂鹿冠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临顿为吴中偏胜之地陆鲁望居之不出郛郭旷若
- 明朝若更住,必拟隳儒冠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诗·上真观
- 万里江河还壮观,一时冠盖属元勋。 -- 出自宋·赵恒·游裴公亭
- 眼前不可意,壮日挂其冠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过致政屯田刘公隐庐
- 红英委凤翼,赤帻峨鸡冠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庚申宿观音院
- 有人梦超俗,去发脱儒冠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戏答俞清老道人寒夜三首
- 千里山河轻孺子,两朝冠剑恨谯周。 -- 出自唐·罗隐·筹笔驿
- 犹赖君相勉,殷勤贡禹冠。 -- 出自唐·罗隐·酬高崇节
- 今日忽登虚境望,步摇冠翠一千峰。 -- 出自唐·薛涛·斛石山书事
- 酒悭惭对客,风起任飘冠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九日三首
- 子丹号无策,亦数游侠冠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燕山
- 病起江南力未匀,强将冠剑拂埃尘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再和二首
- 三人一去无复见,至今冠盖长满门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三游洞
- 百年遗像谁复识,满朝冠剑多传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赠写真李道士
- 欲复孔门故事,略有童冠相将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上巳
- 元日应无客,萧然不著冠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除夜二首
- 徒费周王粟,空弹汉吏冠。 -- 出自唐·卢照邻·早度分水岭
- 边头办功业,恐不在儒冠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又送行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