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在第8个字的诗句
共在第八个字的诗句
- 戚戚苦无悰,携手共行乐。 -- 出自南北·谢朓·游东田
- 江上可采菱,清歌共南楚。 -- 出自南北·谢朓·江上曲
- 此物近亦尽,卷耳共所资。 -- 出自宋·苏舜钦·城南感怀呈永叔
- 惠远同种莲,渊明共採菊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游简寂观
- 九鸦方爇天,致渠共工斗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述古
- 太极函三性,千灯共一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泰定菴
- 风露三更月一帘,共君握手不能厌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话旧
- 吾当叫张葛,起与共散发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定斋为杨和甫赋
- 涧底菖蒲无可採,共君细读汉时碑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送郑阳春
- 醉头一月不曾梳,共整扁舟又太湖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与赵将军三首
- 欲与梅花留一曲,共将长笛管中吹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杨柳歌
- 安得廉循吏,与国共欣戚,清心罢苞苴,养民瘳国脉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田家
- 可惜蕙兰花,与之共颓萎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感寓(六首)
- 相见旋明月,浮云共我归。 -- 出自唐·张炽·杂曲歌辞·归去来引
- 东邻西舍花发尽,共惜馀芳泪满衣。 -- 出自唐·戴叔伦·女耕田行
- 贫交相爱果无疑,共向人间听直词。 -- 出自唐·戴叔伦·抚州被推昭雪答陆太祝三首
- 若待秋霜来,兰荪共何有。 -- 出自唐·戴叔伦·花
- 插鬓茱萸来未尽,共随明月下沙堆。 -- 出自唐·戴叔伦·登高回乘月寻僧
- 到死不得归,何人共南望。 -- 出自唐·戴叔伦·昭君词
- 暗谷随风过,危桥共鸟寻。 -- 出自唐·戴叔伦·过柳州
- 柳条将白发,相对共垂丝。 -- 出自唐·戴叔伦·赠李唐山人(一作李山人唐)
- 钦子秉幽意,世人共称嗟。 -- 出自唐·宋之问·浣纱篇赠陆上人
- 天歌将梵乐,空里共裴回。 -- 出自唐·宋之问·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
- 意得两契如,言尽共忘喻。 -- 出自唐·宋之问·雨从箕山来
- 此日侍臣将石去,共欢明主赐金回。 -- 出自唐·宋之问·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
- 一朝逢解榻,累日共衔杯。 -- 出自唐·宋之问·酬李丹徒见赠之作
- 万般不及僧无事,共水将山过一生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鹤·题道林寺
- 盘飧同老少,家计共田园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鹤·题田翁家(一作家翁)
- 开华宴、交酌琼酥,共祝鹤算椿龄。 -- 出自宋·李之仪·万年欢
- 夜直分三署,晨趋共九霄。 -- 出自唐·权德舆·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钟陵使府
- 晓开阊阖出丝言,共喜全才镇北门。 -- 出自唐·权德舆·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,走笔酬赠,因代书贺
- 吏隐丰暇日,琴壶共冥搜。 -- 出自唐·权德舆·寄临海郡崔稚璋
- 尊崇善祝今如此,共待曾玄捧翟衣。 -- 出自唐·权德舆·河南崔尹即安喜从兄宜于室家四十余岁,一昨
- 外孙争乞巧,内子共题文。 -- 出自唐·权德舆·七夕见与诸孙题乞巧文
- 常日每齐眉,今朝共解颐。 -- 出自唐·权德舆·中书送敕赐斋馔戏酬
- 山僧半在中峰住,共占青峦与白云。 -- 出自唐·权德舆·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
- 物齐消臆对,戈倒共心盟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
- 早晚却还岩下电,共寻芳径结烟条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奉酬袭美病中见寄
- 好向中宵盛沆瀣,共嵇中散斗遗杯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秘色越器
- 勿嗟离别易,行役共时康。 -- 出自唐·杜审言·赠崔融二十韵
- 方期来献凯,歌舞共春辉。 -- 出自唐·杜审言·赠苏味道
- 报国谁知己,推贤共作霖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奉和杜相公移长兴宅,奉呈元相公
- 草色同春径,莺声共高柳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赠东邻郑少府
- 寄言养生客,来此共提筐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月下洗药
- 坐来炉气萦空散,共指晴云向岭归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题礼上人壁画山水
- 郡国通流水,云霞共远天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寄袁州李嘉祐员外
- 上公频握发,才子共垂帷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送任先生任唐山丞
- 已行千里外,谁与共秋光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江行无题一百首(一作钱珝诗)
- 照人长一色,江月共凄清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江行无题一百首(一作钱珝诗)
- 上楼多看月,临水共伤春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逢江客问南中故人因以诗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