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在第1个字的诗句
共在第一个字的诗句
- 共看明月应垂泪,一夜乡心五处同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河南经乱
- 共说春来春去事,多时。一点愁心入翠眉。 -- 出自宋·晏几道·南乡子·花落未须悲
- 共眠一舸听秋雨,小簟轻衾各自寒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桂殿秋·思往事
- 共庆新年笑语哗,红岩士女赠梅花。 -- 出自近代··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
- “共问寒江千里外,征客关山路几重?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-- 出自··
- “共看明月应垂泪,一夜乡心五处同”全诗翻译赏析 -- 出自唐··
- “共话世情尘蔼蔼,每嗟人事水潺潺。”的意思及鉴赏 -- 出自··
- “共道使臣非俗吏,南山莫动北山文。”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-- 出自··
- “共闲作伴无如鹤,与老相宜只有琴。”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-- 出自··
- 共赏金尊沈绿蚁,莫辞醉,此花不与群花比。 -- 出自··
- 共作游冶盘,双行洛阳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君马黄
- 共妒青蛾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风其四十九
- 共语一执手,留连夜将久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 时于落星石上
- 共公赫怒,天维中摧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上崔相百忧章(时在浔阳狱)
- 共挽朱轓留半日,强揉青蕊作重阳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浣溪沙
- 共看剥葱纤手、舞凝神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南歌子·琥珀装腰佩
- 共粉泪,两簌簌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贺新郎·乳燕飞华屋
- 共夸君赐,初拆臣封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行香子·绮席才终
- 共寻春、飞步孱颜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行香子·北望平川
- 共指苍山路,来朝白帝祠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白帝庙
- 共道十年无腊雪,且欣三白压春田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太皇太后阁六首
- 共助至尊歌喜事,今年春日得春衣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皇太后阁六首
- 共喜鵷鸾归禁篽,心知日月在重霄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叶公秉、王仲至见和,次韵答之
- 共夸青山峰,曲尽花不陨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李公择过高邮见施大夫与孙莘老赏花诗忆与仆
- 共爱丝杉翠丝乱,谁见玉芝红玉琢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再游径山
- 共吊桓魋宫,一洒孟尝泪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戴道士得四字代作
- ?共惜相従一寸阴,酒杯虽浅意殊深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三首
- 共把鹅儿?一作鸱夷?一樽酒,相逢卵色五湖天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林子中待制
- 共疑杨恽非锄豆,谁信刘章解立苗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,至治平寺,二首
- 共言蛟龙厌旧穴,鱼鳖随徙空陂塘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十月十六日记所见
- 共怪河南门下客,不应万里向长沙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乔施州
- 共喜早归三伏近,解衣盘礴亦君恩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刘贡父独直省中
- 共托属车尘土后,钧天一饷梦中荣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刘贡父叔侄扈驾
- 共向北山寻二士,画桡鼍鼓聒清眠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
- 共寻两欧阳,伐薪照黄昏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复次前韵谢赵景贶陈履常见和兼简欧阳叔弼兄
- 共厄中年点蝇蚊,晚遇斯须何足云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
- 共饮去年堂,俯看秋水纹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丙子重九二首
- 共知寒食明朝过,且赴僧窗半日闲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同曾元恕游龙山吕穆仲不至
- 共谁交臂论今古,只有闲心对此君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夜直秘阁呈王敏甫
- 共喜鹓鸾归禁御,心知日月在重霄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叶公秉王仲至见和次韵答之
- 共为湖山主,出入穷涧谷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袁公济和刘景文登介亭诗复次韵答之
- 共喜使君能鼓乐,万人争看火城还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与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归
- 共疑智伯初围赵,犹有张汤欲漕斜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韩干马十四匹
- 共为竹林会,身与孤鸿轻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
- 共说门阑喜,谁云天路遥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寿叔文
- 共知若木初升旦,且种蟠桃莫计春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
- 共见利欲饮食事,各有爪牙头角争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赠陈守道
- 共有江湖乐,俱怀畎亩忧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滕达道挽词二首
- 共惜相从一寸阴,酒杯虽浅意殊深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惠循二守相会
- 共成一百七十岁,各饮三万六千觞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赠张刁二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