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在第9个字的诗句
儒在第九个字的诗句
- 肉眼不识天上书,小儒安敢窥奥秘。 -- 出自唐·卢仝·赠金鹅山人沈师鲁
- 即事遂幽赏,何必挂儒冠。 -- 出自唐·孟云卿·新安江上寄处士
- 云居避世客,发白习儒经。 -- 出自唐·杨衡·经赵处士居
- 供职尽居清显地,崇儒同感圣明君。 -- 出自宋·苏易简·禁林讌会之什
- 飘飖走边城,新禁察儒服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送章传道东归三十八韵
- 平生潜圣阃,壮岁尚儒冠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某近与和叔游景爱之不足因吟短篇以赠
- 受藏辉蔀屋,荣遇极儒绅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谢赐御书诗五言十韵
- 养牛大嚼良快意,老儒那月王侯鼻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阿坰以歙钵供太希先偶成
- 堂笑伊优登,米笑侏儒索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次韵徐秀才十首
- 君生英卫家,造诣超儒先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次韵解枢干二首
- 政使高纸价,敢蕲世儒传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次韵解枢干二首
- 欲纪哀荣付丰石,诸儒当有笔如椽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太硕人臧氏挽章二首
- 才地校优劣,不在阿儒下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寄二孙·扆
- 混俗类疎放,秉心乃儒雅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寄二孙·扆
- 诗成莫浪出,或取世儒轻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再次韵十首
- 诗书工发家,孰起世儒病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赠钱郎中
- 胸中有武库,矧与竖儒同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杜元凯庙
- 念母年高班张老,为儒学浅愧萧师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老母亦以是月生行年七十有三矣有感而作
- 谏父休兵已可嘉,延儒教子尤堪羡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小王仲冬望置酒学士赋诗次韵
- 文章谁谓不得力,陋儒岂是冠相误。 -- 出自宋·郑刚中·自讼
- 五十四年而已矣,小儒如此岂非多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病中有感
- 少小初无殊,长乃分儒释。 -- 出自宋·吴芾·机简堂自隐静归为万年主人访余林下相与道旧
- 身虽淹武弁,志不负儒冠。 -- 出自宋·吴芾·挽陈兖仲
- 弹指超然一念初,从儒从佛两遽庐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谦·吊无为照老三首
- 七闽新使节,三署旧儒臣。 -- 出自宋·楼钥·樊运使挽词
- 传家衣钵在,衮衮并儒科。 -- 出自宋·楼钥·何司业挽词
- 反身求大学,决意取儒科。 -- 出自宋·楼钥·姜钟离挽词
- 教子延名师,列碑多儒宗。 -- 出自宋·楼钥·送姜子谦丞於潜
- 文章肇权直,淮海出儒英。 -- 出自宋·方有开·挽崔舍人
- 而公独古意,首欲尊儒冠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寿湖南宗宪五首
- 茶盐资国何必古,俗儒狥民不知务。 -- 出自宋·赵善括·送外舅杜侍御使陕西
- 耕父荷锄歌召杜,腐儒秉笔愧邹杖。 -- 出自宋·虞俦·喜雨呈太守
- 高士不妨为主簿,先儒盖亦尝司农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送莫子漳还朝
- 王徐两玉人,结发栖儒冠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秋夜怀彦博审知
- 朝廷重县令,不减用儒盛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送莫万安
- 萍乡孙明府,抱负惟儒术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赠孙从之
- 长句能同李白好,为儒未许贾山醇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用老谢丈立春韵赠周文显蕃与文显以癸巳岁是
- 行当秦苦疏,朗压诸儒冠。 -- 出自宋·叶适·读王德甫文卷因送省试
- 河汾谈圣制,邹鲁振儒风。 -- 出自宋·叶适·哭郑丈四首
- 颇闻兰玉秀,天不误儒身。 -- 出自宋·曹彦约·潘景泰知县挽章
- 后来方屹立,天不误儒冠。 -- 出自宋·曹彦约·彭师泰挽章
- 菊觞奉亲寿,柳色上儒衣。 -- 出自宋·薛师石·喜叶谦夫归
- 阴阳翕辟本无閒,俗儒但作死生观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张永平鎋作亭于渠河之右予请名以观而通守江
- 鸡峰有名家,奕叶彯儒缨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题全氏三桂堂
- 志士伤心髀肉生,寒儒努力在青春,课书恨人囊萤聚,览镜惊呼鬓雪新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许·览镜鬓间两三点雪
- 续六艺之绝业,环诸儒而讲明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宁宗皇帝诗卷耳篇御书赞
- 寄语山灵好呵护,书儒从此得知音。 -- 出自宋·留元崇·天汉桥
- 钦闻先君子,清折守儒素。 -- 出自宋·赵孟坚·题吴门颜氏敬享亭石记
- 食罢拱手谢苍天,小儒不学食露盘,无补多慾妄求仙。 -- 出自宋·赵孟坚·食雪
- 孝感兮冰鱼,鹿苑兮儒书。 -- 出自宋·马光祖·迎享送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