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在第3个字的诗句
儒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方喜儒宗用,无何学禁严。 -- 出自宋·王迈·读庆元党人家乘蜀
- 我被儒官误,如今又教渠。 -- 出自宋·王迈·听儿德胙读书呈邱景实知一教授
- 芹香儒馆忻献歌,愿乞馀圭及鸡犬。 -- 出自宋·赵福元·寿徐尉
- 政恐儒冠或误身,尚友虚无老庄列。 -- 出自宋·张榘·为茅峰崇禧主人景架岩赞王肖岩所写喜容
- 今世儒宗一泰山,暂乘紫气下函关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寿遂宁李漕
- 懿范儒家出,灵台拂地平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挽吴门昌母夫人二首
- 殷勤儒帅饯图南,文物彬彬岁比三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和别制垣金陵劝驾韵
- 天将儒道淑是邦,曾向先朝处羁客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过涪州怀伊川涪翁两先生
- 一代儒臣表,三州吏治良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挽吴鹤林尚书三首
- 濂洛儒先,知德之奥。 -- 出自宋·赵汝腾·示赵与槟弘毅章
- 承祭儒绅,孰取不敬。 -- 出自宋·赵汝腾·乙卯仲春丁奠毕作王颂一首呈承祭之王颂曰
- 定将儒术饰,肯以惠文夸。 -- 出自宋·赵汝腾·送伯和侄归里之戍
- 只是儒酸真面目,不题道号混樵渔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闻祶阁职免机关报任之报二首
- 本是儒流学释流,枝藤所寓所清幽。 -- 出自宋·万俟绍之·送观书记住山
- 晚觉儒冠误,力耕已不任。 -- 出自宋·利登·临川道士
- 要向儒科著声闻,先从讲学下工夫。 -- 出自宋·家铉翁·题李氏敬聚堂
- 可是儒毡冷,堪陪玉笋班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戊午天基圣节口号
- 贫是儒家事,生平畏四知。 -- 出自宋·仇远·次西和韵
- 昭代儒老成,硕望孚众观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古风寿九十
- 满架儒先书,学成欲何济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玉融陈心我诸友萧寺读书
- 千里儒流,称觞此际,梅花三度。 -- 出自宋·彭正大·琐寒窗·千里儒流
- 发藻儒林,当年荣耀,四海声名白。 -- 出自宋·芮烨·念奴娇·化工着意
- 雍容儒雅,早合登高位。 -- 出自宋·傅自得·蓦山溪·洪钧转处
- 本叹儒冠误,因思学六韬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刘都干
- 徒览儒书不学兵,彦和虚得不廉名。 -- 出自唐·周昙·六朝门朱异
- 贺循儒宗,孙绰才冠。 -- 出自唐·李瀚·蒙求
- 自持儒者行,偏受圣君知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伏蒙侍郎见示蓬阁多余暇诗十首调高情逸无以
- 日觉儒风薄,谁将霸道羞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观人读春秋
- 日觉儒风薄,谁将霸道羞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观人读春秋
- 诗为儒者禅,此格的惟仙。 -- 出自唐·尚颜·读齐己上人集(一作栖蟾诗)
- 生在儒家遇太平,悬缨垂带布衣轻。 -- 出自唐·李升·元白席上作(一作吕岩遇钟离先生作)
- 罢修儒业罢修真,养拙藏愚春复春。 -- 出自唐·李梦符·答常学士
- 欲脱儒衣陪羽客,伤心齿发已凋疏。 -- 出自唐·胡传美·武康碧落观
- 人道儒酸在。 -- 出自元·许有壬·菩萨蛮 寄都下友人
- 黄阁儒臣,乌台旧客,会是执法调元。 -- 出自元·宋*·春从天上来 至元六年庚辰元日立春,将为山
- 西曹儒雅声华旧,东郡司存礼数宽。 -- 出自元·柯九思·送程鹏翼赴山东运司经历
- 近故儒林老,於予起叹嗟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近故(二首)
- 知是儒家。 -- 出自元·凌云翰·一翦梅 寿俞子中紫之
- 道释儒经理最深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武陵春·天地唯尊人亦贵
- 谒马儒风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*心香
- 扶风儒士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解冤结 今丹阳下山权与陆仙作伴
- 道释儒宽,通为三教,户外应五常,敬谦贤许。 -- 出自元·刘处玄·玉堂春·仙观灵虚
- 大抵儒风并道理,若能运用两无妨。 -- 出自元·王处一·望蓬莱 赠小童
- 昔汉儒家畜声妓,唐人例有音(朱校云音疑乐误)学,而今之乐府,用力多而难为工,纵使有成,未免笔墨劝淫为侠(朱校云侠误)耳。 -- 出自元·王恽·黑漆弩 游金山寺粼曲子 伯昌尝以漆弩侑酒
- 云是儒家领袖,居然史笔权衡。 -- 出自元·张伯淳·木兰花慢 寿抑齐
- 谁道儒冠误却身。 -- 出自元·刘敏中·南乡子 次韵答魏鹏举
- 问他儒子竟何成,落日大河东注。 -- 出自元·王沂·御街行 御街行原系二首,周泳先误作一首。
- 道释儒流都勘破,圆明觉照工夫毕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纯·满江红 赠密庵述三教
- 中是儒宗,中为道本,中是禅机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纯·沁园春 勉中庵执中妙用
- 道释儒三教,名殊理不殊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纯·水调歌头 示众无分彼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