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在第3个字的诗句
儒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聊挟儒生书,更打衲子包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永城道中
- 张侯儒而吏,笞箠环台皁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次韵张丞
- 昭代儒者尊,青云坦修涂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寄陈用晦四首
- 同簉儒宫把一觞,鹿鸣伐木奏深堂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学宫诸生饮邀予与子野同之三首
- 一代儒宗忧国意,当年几落伪金诛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刘向二首
- 不为儒林丈人地,可耐造物小儿何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赠龚养正二首
- 世问儒墨纷相攻,巨细彼此臧谷同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布谷吟
- 君是儒冠秀,源流况父兄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次韵翟元卿
- 似闻儒冠不容假,挽致邹鲁无难者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送项平甫教授之成都
- 吏能儒业实惭名,晚喜论交盖代英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次韵招饭不赴
- 三千儒服鸳兼鹭,十万犀兵虎与貔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礼·鹧鸪天·壁水溶溶漾碧漪
- 当今儒生迂此道,如使杞柳为棬杯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题郭功甫诗卷
- 我被儒冠误此身,公缘何事作流人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小亭落成都官有诗次韵以谢
- 我坐儒冠稽复命,王郎代匮已之荆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再寄孙文
- 风流儒雅王家郎,并食东床坦其腹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小王亲迎赋此赠行卒间聊遗鄙怀
- 眼中儒生聊尔耳,仅免春闱饮墨水。 -- 出自宋·邓肃·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·纪德十一首
- 泮水儒生急寸禄,白袍干人如立鹄。 -- 出自宋·邓肃·别施君叔异
- 苕霅儒风从此振,文翁端恐是前身。 -- 出自宋·吴芾·和王龟龄待制贡院落成二首
- 一代儒宗君试数,谁不首以先生称。 -- 出自宋·吴芾·里有蒋生者颇志于学迫于贫困吾叔德先见而怜
- 三世儒科身及见,四经乡饮众推先。 -- 出自宋·吴芾·挽应伟节尊人
- 乃翁儒学似文翁,韵句天然无异同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再用前韵答徐圣可
- 早岁儒林俊誉流,中年持橐侍宸游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贺刘侍郎三首
- 我本儒中山泽癯,烟蓑祗合老江湖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词源图
- 莫笑儒生事,造化掌中生。 -- 出自宋·王识·水调歌头·一雨洗空阁
- 乃翁儒林大宗匠,造化为炉铸卿相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谦·送吴志行监税
- 风采儒林虎,波澜学海鲸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山堂鞏先生挽诗三首
- 古来儒墨本同源,罪福区区不足编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虞丈以伤物遂再赋
- 广大儒风。 -- 出自宋·沈瀛·减字木兰花·圣经五止
- 纵观儒帅临戎幕,想像天山破敌营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次韵马驹父大阅
- 此外儒生真气习,简编犹欲趁三余。 -- 出自宋·楼钥·次韵十诗
- 惟君儒雅闻簪缨,种学岁久笔纵横。 -- 出自宋·楼钥·送陈进道倅三山
- 高门儒效许谁同,秀气于今照演峰。 -- 出自宋·楼钥·寄题延平范氏六桂堂
- 正资儒术饰吏事,拔去强薤摩孩婴。 -- 出自宋·楼钥·送王道州
- 经筒儒风远,香山句法新。 -- 出自宋·楼钥·彭宜义挽词
- 五世儒冠愧甲门,池浪何意濯尘缨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宗秀才惠诗七首
- 肯为儒冠叹误身,直将富贵等浮云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挽黄承事三首
- 怪得儒流有师法,知从乡老得心传。 -- 出自宋·虞俦·扬司理章公挽诗
- 鲁国儒冠能有几,长沙舞袖颇相妨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送蒋子立赴河南试
- 廉平儒者政,朴素古人风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提举中奉程公挽诗
- 见皆儒雅录,闻绝惠文弹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送赵一叔江西漕赴召三首
- 一代儒宗还北阙,十年法从对延英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程阁学知建宁府入对二首
- 素仰儒先德,兼闻内助人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自作
- 用真儒、同建太平功,心相属。 -- 出自宋·张鎡·满江红·公为时生
- 除却儒风如更有,将驴骑了复寻驴。 -- 出自宋·曹彦约·偶成
- 仕与儒先会,官从党论卑。 -- 出自宋·曹彦约·故邕管安抚李思永挽章三首
- 弓冶儒非误,衣冠晚见偿。 -- 出自宋·曹彦约·挽致政朝散王大夫章二首
- 峨峨儒冠弁,愧此田家子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揭富阳孝子门
- 渺然儒素业,翻以母仪传。 -- 出自宋·薛师石·挽潘母
- 岂为儒生决科计,要培宗社太平基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泉州贡院举梁八咏
- 腐败儒自嗟才力窘,安得唤起诗老为细琢砻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许·东川节度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