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在第13个字的诗句
儒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
- 物象萧条秋序薄,人生感慨腐儒多。 -- 出自宋·晁说之·感事
- 可保斯文犹未坠,庙堂宜亦用儒臣。 -- 出自宋·晁说之·三月五日南京梢工来报船经金人残毁之後尚有
- 休听鼓鼙参将幕,已惊铅椠误儒冠。 -- 出自宋·晁说之·圆机游秦州有诗相寄辄次韵作
- 俗子底量吾辈事,天仙不在臞儒列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满江红·鹤驭来时
- 玉女宓妃犹屏欲,先开梅厦访儒臣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丁卯元日十首
- 剥尽皮毛真理窟,分些膏馥与儒家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简竹溪二首
- 是三大士才过人,所畜岂肯吾儒屈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无演归成都
- 寄与浙东程阁老,莫矜红旆笑儒酸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绍兴庚辰九月二十三日与浙东权帅同年程龙图
- 应物无心善自宽,临财有义肯儒酸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无心居士刘君挽词
- 椒殿敢期当制草,愧庭元拟用儒真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程泰之下直某偶被宣锁相遇于途既到玉堂读所
- 满岁蹒跚泮水间,独公不作腐儒看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徐漕移宪浙东二首
- 先民至论推天常,补袞扶世为儒方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四贤一不肖诗·右欧阳永叔
- 喜壮游千里,桑弧蓬矢,功名事、儒生语。 -- 出自宋·陈德武·水龙吟·问津扬子江头
- 千载有人扶古道,一时倾盖尽儒冠。 -- 出自宋·黄公度·寄林谦之
- 射殿遥闻驻六飞,天颜咫尺引儒衣。 -- 出自宋·刘子翚·寄如愚珙二首
- 丝雨绵云五月寒,淮堧遗老笑儒冠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自言五十五代强有力子之孙儒,其母曰陶大家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孔节妇
- 搔首风尘双短鬓,侧身天地一儒冠。 -- 出自元·赵孟頫·和姚子敬秋怀
- 堂堂之阵谁主兵,喁喁公等皆儒生。 -- 出自明·杨慎·恶氛行
- 暂寄空门未是归,上方林榭独儒衣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云花寺寓居赠海岸上人
- 自笑不如虎贲士,翻令捉臂笑儒冠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杏坛坊
- 君去若逢相识问,青袍今已误儒生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严员外(一作刘长卿诗)
- 世俗谁夸昼锦归,乡人应笑旧儒衣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送乔岑
- 始从君武惬传玩,大句感发惊儒绅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和楼志国范君武读胡尉临安所获颜鲁公书断碑
- 老母始甘无禄釜,世人今转薄儒冠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马公节挽辞
- 姓字未劳金简记,圣经方倚大儒传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戏赠孙师尹
- 白头强作怀抱宽,吾曹未办憎儒冠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即事
- 一树梅花合催发,垂垂要遣腐儒看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奉酬汉臣见简之什
- 投老惟堪听斋鼓,此生端愧坐儒书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赴大舟投老斋
- 独许二毛有句眼,仍怜九死坐儒冠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离朱方寄怀子和
- 明发垂垂向梁宋,轩然秃发映儒冠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寄吕少冯时余单骑入都将发楚
- 催雪忆梅还得句,到家准拟阿儒求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客夜不寐四首
- 业履冰壶器镆邪,元戎韬略况儒家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次王帅韵后诗呈叶教授
- 二叹熟君朱弦音,可但文价高儒林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再次韵呈林子长郎中二首
- 镜月澄心寒吏胆,条冰濯魄映儒冠。 -- 出自宋·吴泳·送梁漕江归
- 到如今几载,不坠风流,世有名儒。 -- 出自宋·杨无咎·雨中花/夜行船
- 兵甲从今挽河水,儿孙力与复儒冠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被旨军前讲和得回
- 可但风光回岁律,更分华色掞儒林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冬至前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
- 天赋奇才属意深,一时人望冠儒林。 -- 出自宋·吴芾·赠州守
- 可是一生长客路,故应千古恨儒官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谦·杜少陵祠
- 衮绣貂蝉侍太清,致身将相极儒生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钱史开府奉祠归四明
- 通泰牢盆亘海滨,宅家专欲用儒臣。 -- 出自宋·楼钥·送卫清叔著作提举淮东
- 傥有轩裳存妙句,平居丰俭只儒酸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挽周宣教宗沂二首
- 麻麦向来迷绿野,簪缨久矣负儒林。 -- 出自宋·虞俦·曾守谯楼既成邀宾从同登议辟双门以复旧观从
- 肯为赋诗仍作序,要明吾子乃儒流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赠许季升五首
- 一日擅场称举子,百年匡国是儒先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送孝显彦博昆仲赴补仍用前韵
- 南州佳人号秀英,窃弄毛頴亲儒生。 -- 出自宋·曹彦约·方南康席上观赣妓秀英作墨梅竹
- 选胜宁辞屐齿尖,摩挲墨妙半儒先。 -- 出自宋·李壁·游灵岩和韵三首
- 其间犹有不知者,误谓公子非儒酸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虞万州生日
- 昭代宾贤礼意诚,镐京设席蔼儒缨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恭和闻喜宴赐毛自知以下御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