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在第10个字的诗句
儒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解衣推食虽私感,普为儒流更祝公。 -- 出自宋·方凤·寿东先生
- 乡心几梦海坛居,半老儒冠计未疏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喜刘邦瑞迁居采芹坊二首
- 十年疏鬓为谁斑,天借儒冠日月间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寄七山人
- 亲携琴册出烟萝,海国儒风近若何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送叶伯几之奉化
- 诸生白面今已老,三载儒冠空潦倒。 -- 出自明·张羽·韩介玉画为童中州掌教题(介玉乃张仲举门人
- 文藻诸生皆足用,更期儒行比骞回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试院书事呈子骏明叔三篇
- 善发六艺蕴,高谈诋先儒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刘公诗
- 乡党敬前辈,朝廷尊大儒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闻虞参政至玉屏山
- 区区但投劾,何贵于为儒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李仁甫和予如字韵诗再用韵寄之
- 俗士不必效,汝为君子儒。 -- 出自宋·陈淳·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
- 吾家清俭莫忘初,昔日儒酸白屋居。 -- 出自宋·陈宓·读先君新第落成诗有感因韵书示蒙孙
- 常相风流今孰继,作成儒雅看侯功。 -- 出自宋·陈宓·寄题桂籍
- 汉代推循吏,周邦重鲁儒。 -- 出自宋·陈宓·挽乡守楼宗簿
- 郡芳非久沾霖雨,且看儒宫习少仪。 -- 出自宋·陈宓·送陈国正
- 休将姹女涂丹脸,宜为儒生沃寸衷。 -- 出自宋·陈宓·谢人遗酥
- 蚤岁曾从诸老游,温恭儒雅更风流。 -- 出自宋·陈宓·呈章通判
- 穷经探古圣,执礼迈诸儒。 -- 出自宋·陈宓·送杨丈志仁归三山
- 晁董科名累,向雄利禄儒。 -- 出自宋·陈枢才·挽薛艮斋
- 君恩更锡回鸾藻,还许儒生给笔陪。 -- 出自宋·陈襄·和御制赏花钓鱼
- 弱冠弄笔砚,耻为章句儒。 -- 出自宋·陈应龙·吴徐宪应特
- 古言乐岁生礼义,先见儒门消鄙悖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余既题畲斋有闻纸田之说而笑者复作长篇
- 纵於人世百年短,添得儒门一倍清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林孔英岳母卢夫人挽词
- 万庵老子吾家客,说到儒门眼倍开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题云严寺
- 朝家渴多士,璧水来英儒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送夏肯父赴补
- 振铎宣皇化,登车礼硕儒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奉挽近故制置侍郎畏斋先生吴公
- 群策不遗光竹帛,方知儒术本非迂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上制置侍郎
- 急就佛宫嫌北面,载开儒馆堕西偏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制置侍郎阁学台座俯从乡论营求胜地改建贡闱
- 曩时党论既喧哄,往往儒学遭驱除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送唐宗道制干赴阙探韵得书字
- 庆历丞相孙,太学学为儒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正同诸丈钱别制干郎中
- 鞭算尚察此,废吏宁用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西斋秋感二十首
- 书室一灯暗,笑此寒老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正月初四后十余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
- 意广轻余子,时难老腐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重至秀山售屋将归十首
- 一时人物归司命,二老儒臣筦吏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伯宣尚书士常吏侍二首
- 留耕相种书元帅,好与儒坛建鼓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王宣慰中斋上温州
- 身起真寒士,名成老腐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残春感事十首
- 岂少真君子,何求老腐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不恨
- 钟贤代不乏,一变可鲁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题张受益会清堂
- 生祠谁画得,清苦一臞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书歙县楚明府送行诗轴
- 觞豆日谈笑,往往皆文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忆我二首各三十韵
- 孔子道不行,时君目腐儒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乘桴亭
- 我祖生文定,杰然继真儒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实弟以诗来督作会文又因太原侄寄声欲作不速
- 所以汉高帝,慢骂轻文儒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观建安七子诗
- 吾道固未行,或嗤为腐儒。 -- 出自宋·皇甫泌·送梵才上人归天台
- 经营一室面清波,不是儒衣不见过。 -- 出自宋·蒋廷玉·赠陈宗之
- 谁知年少贵公子,俨若儒先老秀才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三月十六日为某初度十九日又赵寅仲诞辰俱在
- 因耿社鼓刚催老,转觉儒冠不负闲。 -- 出自宋·九山人·春日田园杂兴
- 请君淬砺斑斑刃,始验儒冠不误身。 -- 出自宋·李处权·和赏卿席上之韵
- 收藏资举筋,率野真腐儒。 -- 出自宋·李复·种菜
- 高皇马上辛勤得,总被儒生断送休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元纪二首
- 振复文明知对作,尊崇儒术见天心。 -- 出自宋·李沆·伏睹禁林新成盛事辄思歌咏不避荒芜上李学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