僧在第2个字的诗句
僧在第二个字的诗句
- 山僧有一诀,寻常不漏泄。 -- 出自宋·释康源·偈
- 衲僧家,端的别,脊梁铸就浑刚铁。 -- 出自宋·释可封·偈二首
- 山僧脚布作炊巾,眼不见为净。 -- 出自宋·释可湘·偈颂一百零九首
- 衲僧家,手是秤,眼是秤,轻也知,重也知。 -- 出自宋·释可湘·偈颂一百零九首
- 衲僧冷地呵呵笑,南岳天台拄杖头。 -- 出自宋·释亮·偈颂七首
- 者僧问处绝谣讹,就便牛来付与它。 -- 出自宋·释亮·偈颂七首
- 山僧建立宗旨,直须为我成褫。 -- 出自宋·释了惠·偈颂七十一首
- 山僧反覆思量,别无仙方秘诀。 -- 出自宋·释了惠·偈颂七十一首
- 山僧闻之,不免袖中出手。 -- 出自宋·释了惠·偈颂七十一首
- 衲僧要识渠端的,雪瀑千寻泻断崖。 -- 出自宋·释了惠·灵峰雪崖长老请赞
- 因僧问我西来意,我话居山七八年。 -- 出自宋·释灵澄·西来意颂
- 衲僧闻得呵呵笑,也是宗门第八机。 -- 出自宋·释弥光·偈五首
- 衲僧不肯向省要处受用,甘自区区於道途之上。 -- 出自宋·释妙伦·偈颂八十五首
- 衲僧者里,银山铁壁。 -- 出自宋·释普济·偈颂六十五首
- 山僧官差不自由,只得随流入流。 -- 出自宋·释普宁·偈颂四十一首
- 衲僧门下,活路通天。 -- 出自宋·释普宁·偈颂二十一首
- 老僧初到与三拳,埋恨胸中结此冤。 -- 出自宋·释普宁·最明寺殿悟道后赠之助道颂五首
- 老僧更与添一重,急急如律令勑。 -- 出自宋·释普宁·最明梦一善知识教训坚固参禅醒后亲绘供养越
- 者僧一问不将来,黄蘖通身是泥水。 -- 出自宋·释普岩·偈颂二十五首
- 老僧不是多饶舌,要与诸人绝谓情。 -- 出自宋·释如珙·偈颂三十六首
- 衲僧家行履,不可得寻讨。 -- 出自宋·释如珙·送琦上人
- 见僧入门便喝,谓之临济一宗。 -- 出自宋·释如珙·临济大师赞
- 老僧住世无多日,只要阇梨心地安。 -- 出自宋·释如珙·示霞上人
- 衲僧门下,犹是撞墙撞壁。 -- 出自宋·释如净·偈颂三十八首
- 衲僧八面无门户,今古寥寥白昼长。 -- 出自宋·释如净·偈颂三十八首
- 衲僧门下黑漫漫,历劫不分通一线。 -- 出自宋·释如净·偈颂三十四首
- 衲僧赤骨律,通身是剑树。 -- 出自宋·释如净·偈颂三十四首
- 衲僧自已透,乾坤无表里。 -- 出自宋·释如净·偈颂二十五首
- 衲僧顶戴奉行,鼻孔机先证据。 -- 出自宋·释如净·偈颂十八首
- 衲僧拄杖子,漫漫黑似烟。 -- 出自宋·释如净·偈颂十八首
- 衲僧不作这伎俩,浪急风高意转深。 -- 出自宋·释如净·送觉兄归洞庭
- 胡僧金锡光,为法到汾阳。 -- 出自宋·释善昭·偈
- 唐僧句月炼,一步不敢纵。 -- 出自宋·释善珍·和徐国录韵
- 山僧带雪期。 -- 出自宋·释尚颜·句
- 山僧有个七字顶轮王陀罗尼,能破龙宫,开蛰户,斥雷师,驱电母,布慈云而洒甘露。 -- 出自宋·释玿·偈颂九首
- 野僧何以伸谣咏,鹤算三千别有春。 -- 出自宋·释绍嵩·知府黄寺簿生日
- 老僧瀹茗供清兴,不负西湖五月凉。 -- 出自宋·释绍嵩·憩南屏
- 一僧年八十,邀我觅新诗。 -- 出自宋·释绍嵩·题园庵
- 访僧舟北渡,归寺海西峰。 -- 出自宋·释绍嵩·寻访广福
- 衲僧拄杖头,一千三合米。 -- 出自宋·释绍昙·偈颂一百零二首
- 山僧冷地思量,不觉吞声饱气。 -- 出自宋·释绍昙·偈颂一百零二首
- 衲僧家眼里著得须弥山,耳里著得四大海。 -- 出自宋·释绍昙·偈颂一百零二首
- 川僧素无头号脑,步上学引人入草。 -- 出自宋·释绍昙·偈颂一百零二首
- 山僧冷地思量,尽把家私狼籍。 -- 出自宋·释绍昙·偈颂一百零二首
- 衲僧家,眼里著得须弥山,耳里著得四大海,声色堆头,闲行闲坐,全身入荒草。 -- 出自宋·释绍昙·偈颂一百零二首
- 山僧冷地思量,不觉呵呵大笑。 -- 出自宋·释绍昙·偈颂一百零二首
- 衲僧家向南北东西,草鞋跟踏得裂,拄杖头挑得折。 -- 出自宋·释绍昙·偈颂一百零四首
- 山僧自小不喜煎熬,幸遇中秋,何妨赏翫。 -- 出自宋·释绍昙·偈颂一百零四首
- 衲僧家,脚跟下一段光明,十日并照,明察秋毫。 -- 出自宋·释绍昙·偈颂一百零四首
- 隣僧扣齿,诉不平声。 -- 出自宋·释绍昙·偈颂一百零四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