僧在第11个字的诗句
僧在第一十一个字的诗句
- 侍琴童子长于竹,去礼山僧作主人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华严寺逢旧苍头
- 十年不独行人老,入定高僧白尽头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白鹿寺
- 偶然谢客元非病,间亦寻僧不为禅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去春
- 吾庐寂寂何须笑,君看闲僧住退寮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妄想
- 扪萝莫怪匆匆下,恐赚林僧束炬迎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与客登壶山绝顶
- 泉声虢虢树苍苍,云有高僧占一房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余平生不至庐山六月廿八日夜梦同孙季蕃游焉
- 自从休去无心事,唯向高僧说便知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过招隐寺
- 溪头尽日看红叶,却笑高僧衣有尘。 -- 出自唐·赵嘏·题僧壁
- 收帆依雁湓浦宿,带雨别僧衡岳回。 -- 出自唐·赵嘏·江上逢许逸人
- 林中夜半一声磬,卧见高僧入道场。 -- 出自唐·赵嘏·宿僧院
- 劳生又逐轻舠去,珍重高僧解苦空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题象耳山寺
- 上林飞雁无还表,头白山僧话子卿。 -- 出自清·吴伟业·下相极东庵读同年北使时诗卷
- 白衣居士深深说,青眼胡僧远远传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山居诗二十四首
- 筼筜红实好鸟语,银髯瘦僧貌如祖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书匡山老僧庵
- 注参同契未将出,寻楖栗僧多宿来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寄天台叶道士
- 嘴红涧鸟啼芳草,头白山僧自扞茶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春游灵泉寺
- 周郎怀抱好知音,常爱山僧物外心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酬张相公见寄
- 朝朝花落几株树,恼杀禅僧未证心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至严山人归山(一作送严上人)
- 云边望字钟声远,雪里寻僧脚迹新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送端上人游天台
- 听钟投宿入孤烟,岩下病僧犹坐禅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宿兰若
- 采松仙子徒销日,吃菜山僧枉过生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寄王少府
- 闲披短褐杖山藤,头不是僧心是僧。 -- 出自唐·郑谷·短褐
- 僧家未必全无事,道著访僧心且闲。 -- 出自唐·郑谷·闷题
- 危根瘦尽耸孤峰,珍重江僧好笔踪。 -- 出自唐·郑谷·传经院壁画松(一本题上有西蜀净众寺五字)
- 玉川纵老生涯在,时有邻僧送米来。 -- 出自宋·吕本中·探春
- 炊烟不动无桐甑,底处求僧与二童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操叶舟凌巨浪访道祖
- 维舟与客访兴亡,寺有残僧说故王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虎丘
- 孔明图垒仍登览,野寺残僧拾堕柴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永安宫
- 过门竟日奔驰者,应羡山僧去道边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赠桐林老僧
- 稻田正似人无几,赖有高僧伴我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彦逢弟简相山古上人二首
- 红尘策马殊无味,碧杖移僧自合宜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韵和朗公见赠
- 留连归客获联辔,邂逅主僧还接武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四祖山
- 橘中傥有商山乐,不必朝僧问劫灰。 -- 出自宋·张元干·范才元道中杂兴
- 手把茅山道人诗,亦有胡僧写束绢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秀州相士歌
- 一点萤灯隔水青,蛩作秋僧语。 -- 出自清·吴兰修·卜算子·绿翦一窗烟
- 可怜王化融融里,惆怅无僧似惠休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寄吴国知旧
- 秋来洗浣行衣了,还尔邻僧旧竹关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林下留别道友
- 横流巨石皆堪住,何事无僧有石房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山下偶作
- 世人并道离别苦,谁信山僧轻别离。 -- 出自宋·陈羽·题清镜寺留别
- 无家度日多为客,欲共山僧何处期。 -- 出自宋·陈羽·南山别僧
- 我心非动我非静,白足禅僧无妄猜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游山寺
- 檐前朝暮雨添花,八十真僧饭一麻。 -- 出自唐·秦系·题僧明惠房
- 蚤知西竺能持法,应笑南僧不会经。 -- 出自宋·王益·和梅公仪留题重光寺罗汉院赠宪上人
- 锦袍已跨鲸鱼去,惟有山僧自往还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五松山
- 而今野旷无人筑,唯见林僧对掩扉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寄题双岩寺
- 愿乘醉笔留几行,为写高僧白云什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题可久上人房素屏
- 里称胜母吾常避,珍重山僧自煮汤。 -- 出自宋·张栻·赋罗汉果
- 殷勤底事登临去,不为山僧苦见招。 -- 出自宋·张栻·和元晦马迹桥
- 不妨婢子办黄细,更贷邻僧供白粲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次朱必先与师是唱酬韵
- 群峰耸峭犹无畏,为语山僧不用留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雨中游法王寺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