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在第7个字的诗句
俗在第七个字的诗句
- 闻禽嗟异域,问俗访耆年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送左殿丞入蜀
- 山川许国近,风俗楚乡同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朱家曲
- 觞咏陶淑真,世俗岂吾仿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来燕堂与赵叔平王禹玉王原叔韩子华联句
- 正身尚可清风俗,当暑何须厌郁蒸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谢太傅杜相公宠示嘉篇
- 三先阳亢宗,薄俗有惭色。 -- 出自宋·秦观·送裴仲谟
- 血虫化为疠,夷俗多所神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种白蘘荷
- 希声閟大朴,聋俗何由聪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初秋夜坐赠吴武陵
- 南宫有意求遗俗,试检周书王会篇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南省转牒欲具江国图令尽通风俗故事
- 九子粽新传楚俗,赤灵符验出仙方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端午词·御阁
- 循躬思励己,抚俗愧时康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执契静三边
- 夷言听未惯,越俗循犹乍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县斋有怀
- 驱车领官吏,氓俗争相先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谢自然诗
- 龙章徒表越,闽俗本殊华。 -- 出自唐·骆宾王·晚憩田家
- 莫言无皓齿,时俗薄朱颜。 -- 出自唐·骆宾王·途中有怀
- 谁遣文章太惊俗,何缘场屋不遣才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送罗永年西归二首
- 诗无好语书仍俗,喜气多多抵得惭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谢赵茂甫惠浙曹中笔蜀越薄牋二首
- 银台金琖谈何俗,矾弟梅兄品未公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三花斛三首右水仙
- 神游峨眉山,诳俗笑佛祖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初晓明朗,忽然雾起,已而日出,光景奇怪
- 坡云无竹令人俗,我云俗人正累竹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题唐德明秀才玉立斋
- 有花无雪花只俗,有雪无梅雪何好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次奉少游梅韵
- 晋阳寒食地,风俗旧来传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龄·寒食即事
- 皇情念淳古,时俗何浮薄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龄·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(一作高適诗)
- 帝途高荡荡,风俗厚誾誾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代曲江老人百韵
- 江陵道涂近,楚俗云水清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思归乐
- 闾阎随地胜,风俗与华殊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
- 讹音烦缴绕,轻俗丑威仪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
- 饯筵君置醴,随俗我餔糟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十韵
- 萧萧美人脱凡俗,蕉姓称罗各碧玉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竹图
- 皇恩溢外区,憬俗咏来苏。 -- 出自唐·李峤·安辑岭表事平罢归
- 纷纷桃李皆凡俗,四时之中惟有竹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代谢人见惠墨竹
- 道骨仙风终绝俗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玉楼春
- 穷乡固瘠薄,陋俗亦寒窭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万州
- 荒隅经岁客,土俗渐相通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食罢书字
- 和烟种竹聊医俗,带月闻蛙不在官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晚归石湖
- 石湖今日开炉,俗家恰似精庐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乙巳十月朔开炉三首
- 好风韵、天然异俗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彦·玉团儿·铅华淡伫新妆束
- 笑无限、桃粗杏俗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彦·玉团儿·妍姿艳态腰如束
- 听歌疑似曲,风俗自相谙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送严大夫之桂州
- 朴童茂言语,善俗无惊猜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济源春
- 嫉邪霜气直,问俗春辞柔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投赠张端公
- --韩愈四方各异俗,适异非所将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遣兴联句
- 搜胜有闻见,逃俗无踪蹊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石淙
- 儒风一以扇,污俗心皆平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赠黔府王中丞楚
- 一卷冰雪文,避俗常自携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豆卢策归别墅
- 惊年一叶落,按俗五花嘶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贾侍郎自会稽使回,篇什盈卷,兼蒙见寄一首
- 彼邦本倔强,习俗多骄矜。 -- 出自唐·高适·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南
- 旧风犹越鼓,馀俗尚吴钩。 -- 出自唐·李绅·过吴门二十四韵
- 及郊知雨过,观俗辨风行。 -- 出自唐·李绅·到宣武三十韵
- 见僧心暂静,从俗事多迍。 -- 出自唐·贾岛·落第东归逢僧伯阳
- 宣风问耆艾,敦俗劝耕桑。 -- 出自唐·李隆基·早登太行山中言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