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在第2个字的诗句
俗在第二个字的诗句
- 超俗态,断凡尘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鹧鸪天 咏红梅寿守节妇
- 风俗淫邪人跋扈。 -- 出自元·梵琦·渔家傲·听说娑婆无量苦
- 习俗天涯同爆竹,风光塞外只寒烟。 -- 出自元·高士谈·庚戌元日
- 观俗缘空朗照,至精至精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菊花天 眼
- 出俗轻枝翠嫩长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渊·一剪梅·出俗轻枝翠嫩长
- 忘俗念,万类悉皆空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渊·归来曲
- 任俗子卧之楼下,那许跻攀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颜·八声甘州 题西山爽气楼
- 非俗非仙,半醒半醉,只恐人猜却。 -- 出自元·张野·满江红 和金直卿冬日述怀
- 在俗心不俗,尘里不沾尘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纯·水调歌头 赠刘居士
- 在俗修真,居尘出世,当以悟性为先。 -- 出自元·王*·满庭芳·在俗修真
- 风俗传鸡卜,春秋祀马人。 -- 出自明·曹学佺·桂林风谣二首
- 维俗获女宗,其德凝且劭。 -- 出自近代·陈三立·袁伯夔母唐太夫人八十寿诗
- 避俗惟长啸,逢人常不言。 -- 出自清·吴绡·啸台
- 出俗旧题留雪苑,卧云幽兴梦天台。 -- 出自宋·释智圆·寄文照大师
- 薄俗不知懲劝旨,翻嫌罗隐一生嗔。 -- 出自宋·释智圆·读罗隐诗集
- 流俗不知处,深栖趣转幽。 -- 出自宋·释智圆·寄咸润上人
- 秦俗斗暴号难理,列郡京兆犹鼎糜。 -- 出自宋·黄庶·送杨侍读自长安之蜀
- 殊俗易昏三里雾,阳崖忽露一家村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畲田
- 民俗不知官况薄,上书重把寇君留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桂风亭
- 旧俗台应废,何人杖马檛。 -- 出自宋·张嵲·九日
- 吴俗春来斗画船,疾驱波上若飞烟。 -- 出自宋·张嵲·竞渡
- 风俗殊方异,交情白首新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即事
- 里俗崇祠想报功,袍鞾包裹雪髯翁。 -- 出自宋·张镃·道傍丛祠榜云老人庙
- 振俗还风雅,乾坤觅句中。 -- 出自宋·张镃·次韵寄斋赠竹居
- 徇俗非能事,便幽定宿缘。 -- 出自宋·张镃·徇俗
- 我俗竟此曲,此曲能颓山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孙·广行路难
- 我俗咽元和,默坐朝上京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孙·四月二十三日始设酒禁试东坡羹一本港春味
- 薄俗纷纷不再淳,吁嗟公子独振振。 -- 出自宋·刘宰·挽太平赵倅三首
- 励俗振古道,兹诵恶曲圆。 -- 出自宋·乐雷发·次韵李监丞同刘玉渊游七泉
- 问俗职所重,简僚乃政基。 -- 出自宋·乐雷发·送絅斋李监丞赴湖南提举
- 点俗那能染,孤芳只自知。 -- 出自宋·张道洽·池州和同官咏梅花
- 树俗情全懒,忘言道亦深。 -- 出自宋·刘黻·次酬胡编校
- 薄俗交游少,清淡警处多。 -- 出自宋·刘黻·寄缪景文
- 时俗常谈已断霜,雨寒翻著絮衣裳。 -- 出自宋·葛天民·上已呈严叟
- 与俗相追何日了,登高一啸洗秋悲。 -- 出自宋·方凤·吴仲恭翠微楼九日落成和谢皋羽
- 流俗轻高贤,贫贱困豪雄。 -- 出自明·张羽·倪云林画
- 世俗念已薄,此邦非等伦。 -- 出自宋·陈舜俞·次韵酬郏郎中
- 雅俗传珍惜,深林或弃遗。 -- 出自宋·陈舜俞·山中咏橘长咏
- 殊俗衣冠异,渠魁口眼狞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献西俘
- 应俗虽劳甚,登高即旷然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登城
- 夷俗多火耕,放习亦颇便。 -- 出自明·王守仁·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永言寄怀
- 习俗日颓坏,畴能塞其源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闲居感怀(九首)
- 化俗景文翁,卧阁怀汲公。 -- 出自明·李濂·沔阳秩满北上汉水舟中感旧书怀却寄污郡诸寮
- 医俗可无竹,耐交惟有梅。 -- 出自宋·蔡槃·游梅庵
- 时俗枝委求,持操空尔烦。 -- 出自宋·蔡沈·古意二首
- 风俗相传三近古,作成况自圣明朝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师伯浑用韵复次
- 风俗嗟久衰,所见皆软熟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杨周辅来考试刑法同在别闱刚直士也喜为赋此
- 风俗幸朴茂,不与骄侈期。 -- 出自宋·陈宓·和王主簿韵
- 免俗未能聊复尔,清时端可赋康哉。 -- 出自宋·陈宓·秋酌
- 里俗相传有九龙,昔年栖隐此岩中。 -- 出自宋·陈某·留题九龙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