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在第14个字的诗句
俗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
- 嫣然一笑竹篱间,桃李漫山总粗俗 -- 出自宋·苏轼·寓居定惠院
- 不辞散落人间去,怕群花、自嫌凡俗 -- 出自··
- 先生可是绝俗人,神清骨冷无由俗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书林逋诗后
- 苏陈甥舅真冰玉,正始风流起颓俗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
- 嫣然一笑竹篱间,桃李满山总粗俗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
- 旧闻蜜唧尝呕吐,稍近虾蟆缘习俗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闻子由瘦?儋耳至难得肉食?
- ?襄阳庞公少检束,白发不髡亦不俗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谢子高读渊明传?此诗为黄庭坚作?
- 区区心所乐,那顾世间笑;闭门谢俗子,与汝不同调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灯下读书戏作
- 富贵无名岂胜数,意气空能骄世俗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上元夜作
- 飘然自有姑射姿,回看粉黛皆尘俗。 -- 出自宋·秦观·赠女冠畅师
- 惟应用下小丛歌,尚有哀音传旧俗。 -- 出自宋·秦观·送蔡子骧用蔡子骏韵
- 镜湖泮宫转街曲,才隔清溪便无俗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记丘宗卿语绍兴府学前景
- 吾民久已作秦氏,迄今十月猶遺俗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初冬近飲酒作
- 南州山骨服清淑,乳孽砂床未超俗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天柱峰
- 我思百年访灵异,羽褐虽存言语俗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彦·仙杏山
- 冰壶不可与夏虫飨,秋月不可与俗士赏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答明略并寄无咎
- 去骚甚远文气卑,画虎不成书势俗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次韵王炳之惠玉版纸
- 世人爱处但同流,一丝不挂似太俗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题也足轩
- 旅床夜夜悲蛩螿,行色村中异风俗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送醇父归蔡
- 众笑忍饥长杜门,自恐莫年还入俗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子瞻闻瘦以诗见寄次韵
- 石台长老问公,本成都吴氏子,弃俗出家,手书《法华经》,字细如黑蚁,前后若一,将诵之万遍,虽老而精进不倦,胁不至席者二十有三年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赠石台问长老二绝〈并叙〉
- 迎风冷笑桃杏花,红绿纷纷太□俗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梅花 其四
- 浮清主人瘦如竹,襟怀卓荦无点俗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寄昱东明
- 张君住近西山麓,窗几虚明远尘俗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张御史西山雪堂
- 凭轩忽若秋风来,坐使傍人脱尘俗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息斋双竹图
- 王门讲道三十年,坐使穷荒移国俗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夏节士
- 袖手珍祠为足计,急流勇退宁随俗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满江红·一片秋光
- 樵岭渔桥,依稀精彩,又何藉纷纷俗士求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沁园春·山驿萧疏
- 至此和者才数人,乃知高调难随俗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寄题郢州白雪楼
- 冷然耸心目,不觉整冠緌,重以超俗韵,顾予贱职司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次韵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
- 年深粉剥见墨纵,描写工夫始惊俗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和杨直讲夹竹花图
- 鞭长未可施马腹,要以高名詟殊俗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送李端叔从定州先生辟
- 不辞弃世伴幽独,犹恐山僧嫌近俗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道·八月十日宿百丈山庆善院明日游松风庵谒震禅
- 自一般天赋,风流清秀,总不同粗俗。 -- 出自宋·赵长卿·探春令·冰檐垂箸
- 乃知风月为君好,颇觉禽鱼憎我俗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题安州张全翁大夫溪图
- 荒径侵山影,虚堂出燕声,我惭为俗吏,泉石负幽情。 -- 出自宋·寇准·赠隐士
- 端知仁祖有胜致,岂比彦伦徙隽俗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曹使君置酒石桥山用肉字韵作诗见招不果往复
- 御史家儿反温克,风前玉树何由俗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陪曹使君饮郭别乘舍夜归奉寄
- 江左诗翁太瘦生,墨竹篆书皆绝俗。 -- 出自明·李东阳·题陆宽瘦竹卷
- 无诸曾拥汉入秦,归来依旧蛮夷俗。 -- 出自宋·陈普·劝学
- 传之世上五音足,希夷道听化民俗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缘识
- 二仪交感成祥感瑞,八卦刚柔被俗牵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缘识
- 美意非徒淑姻族,乡里烝烝义风俗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寄题项圣予卢溪书院
- 若为仙子不呈身,无乃主人犹负俗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镜香
- 意者殆天假其衷,怜我清高堕于俗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入广丰仓领米忆所遇
- 觉写两洲为一轴,驰誉丹青从谓俗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游曾无愠园可赋者十余处其大莫如乐山次莫如
- 与梅择对无可人,分付此君真不俗。 -- 出自宋·曾几·黄嗣深尚书自临川省其兄嗣文户部于宜春用元
- 黄油酒囊石棋局,吾羡湛生心出俗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湛处士枸杞架歌
- 岘山自高水自绿,后辈词人心眼俗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登岘亭怀孟生
- 心游目视溺豪结,继发一言流近俗。 -- 出自宋·陈郁·得琴砚古雅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