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在第12个字的诗句
俗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
- 加我数年祈谢事,此心难与俗人论。 -- 出自宋·楼钥·同年郑贵温寺丞直华文阁致仕次韵为贺
- 顾我逢花须泥饮,高情难许俗人知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马茂先净因阁中所题
- 邂逅天涯拼一笑,洗我尘胸俗臆。 -- 出自宋·京镗·酹江月/念奴娇
- 珍重牛腰成巨轴,丁宁莫与俗人看。 -- 出自宋·虞俦·再用难字韵简潘接伴
- 林泉雅许幽人往,猿鹤应羞俗驾经。 -- 出自宋·虞俦·社日邀温卿溪王天仕吴钦孺游草堂钦孺有诗因
- 莼羹本是诗人事,樽俎那容俗子同。 -- 出自宋·徐似道·莼菜二首
- 水云痛饮玉光诗,胜践那容俗子知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寄刘凝远丈二首
- 喧寂不随群动役,形骸肯效俗人拘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夜月
- 来往区区莫谩忙,转头还是俗相妨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次韵伯瑞叔骥常字韵
- 名且不为身后计,意宁能问俗间疑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过秉文
- 村居不记元夕朝,田蚕镫火俗异宜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三兄既见过喜而赋此
- 临流置酒高人意,叩户求诗俗士无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蕃有诗谢萧伯和见访伯和和之节推丈见而同作
- 贫贱已安身外事,功名宁顾俗间缘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子进昆仲俱和寄怀三诗复次韵
- 暂到欲陪僧夏静,等闲生怕俗尘污。 -- 出自宋·郑清之·到龙井寺
- 利欲当权心退舍,诐淫得路俗迷律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沪贡士二十人端平元年手书增郡国贡士员沪增
- 一真不昧人中佛,五戒俱全俗里僧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净豁持钵求度为说偈言
- 屋下何妨架屋重,规模不与俗人同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许·为沧江虞使君赋客室三首
- 若教人侍红云殿,应悔从前俗虑饕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许·拟玉溪体赋泉墅海棠二首
- 则异时之集注兮,亦何病乎俗人之悕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朱文公离骚经赞
- 独余此帖难强名,妙处顿使俗眼惊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王导怀感帖赞
- 择师难似择良医,争得功指俗迷。 -- 出自宋·王迈·寄林少忠因为家叔再留之馆
- 履袜已无亲可献,黍羔犹与俗相宜。 -- 出自宋·吴潜·小至三诗呈景回制干并简同官
- 交游半是清流望,趋向难为俗子论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送罗季能赴江陵幕
- 俎阳便觉春流畅,拜爵潜教俗转移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赣学乡饮礼成二首
- 瀑帘雨后笼山阔,不许尘埃俗耳听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蒲润滴水岩观瀑
- 丝桐挂壁户常扃,雅弄深防俗耳听。 -- 出自宋·王谌·简吴若清
- 酒盏惭疎朋旧少,纸帘不为俗人开。 -- 出自宋·王谌·病起
- 剪水天为农发祥,岂知寒卧俗成僵。 -- 出自宋·卫宗武·和象翁雪
- 神仙之说未必无,但恨凡胎俗骨难轻逢。 -- 出自宋·王淮·刘阮天台谣
- 春昼长,秋声不断,洗红尘凡俗。 -- 出自宋·陈允平·三犯渡江云/渡江云
- 清坐苦无佳客话,朗吟生怕俗人听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春晴
- 满肚岁寒无著处,此情难与俗人言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次韵烹笋一绝
- 集芳尚恨椒兰变,何况夭桃俗李春。 -- 出自宋·马廷鸾·寄题程氏菊庄
- 娇含丹粉映池台,忧岂能忘俗谩猜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萱草花
- 高情应怪诗邮断,末路那禁俗累缠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李俊民三十年前凡两寄诗时困于世故俱不克和
- 幽奇定有神仙到,阴怪从教俗子咍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闰八月望日登青阳峰观可玉所得天池之胜
- 洞天消息春正深,仙路往还俗难继。 -- 出自唐·吕岩·赠刘方处士
- 松枯石老水萦回,个里难教俗客来。 -- 出自唐·吕岩·山隐
- 吾将拟之三语曰,无事莫与俗与言。 -- 出自宋·张埴·曾希曾见示近作赋此赠之
- 言诗幸遇明公许,守朴甘遭俗者轻。 -- 出自唐·左偃·寄韩侍郎
- 瑶坛醮罢晚云开,羽客分飞俗士回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留题仙观
- 名位虽插道自光,讼庭无事俗平康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和李太保寄刁秘书
- 瑶坛醮罢晚云开,羽客分飞俗士回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留题
- 抵掌曾论天下事,折腰犹悟俗人情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送蒯司录归京
- 玉霄尘闭人长在,金鼎功成俗未知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赠奚道士
- 抵掌曾论天下事,折腰犹悟俗人情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送蒯司录归京(亮)
- 玉霄尘闭人长在,全鼎功成俗未知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赠奚道士(含象)
- 静话忽容幽鸟听,好诗长忌俗人闻。 -- 出自宋·赵湘·閒居书事寄逸人平上人
- 断径危桥积藓痕,闭关终与俗尘分。 -- 出自宋·赵湘·郊居言事
- 天竺峰西月几层,亭孤应忌俗人登。 -- 出自宋·赵湘·登杭州冷泉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