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在第7个字的诗句
作在第七个字的诗句
- 抑闻韩子苍谓作诗文必得印可,乃自不疑,是以前辈汲汲求知也。 -- 出自宋·沈继祖·和阎帅侍郎见寄
- 魏公判相州,始作昼锦堂。 -- 出自宋·沈庄可·题分宜上松晚香堂
- 深寻烟雨村,共作诗酒社。 -- 出自宋·施晋卿·梅林分韵赋诗得下字
- 感子勤拳头,写作江上行。 -- 出自宋·史弥宁·过临江
- 魂游傥来否,尚作凯风思。 -- 出自宋·史尧弼·挽故眉守张廷琛
- 麟麟功第一,须作古人看。 -- 出自宋·释宝昙·杨郡王挽词二首
- 何当十围腹,重作北窗期。 -- 出自宋·释宝昙·吴知府挽诗三首
- 莫年爱山心,已作铁样顽。 -- 出自宋·释宝昙·谢陈思远画山水
- 稍虚灯火读,径作壁鱼枯。 -- 出自宋·释宝昙·倦夜再用前韵
- 正令不行,拗曲作直。 -- 出自宋·释崇岳·偈颂一百二十三首
- 直为我容庵,故作如见说。 -- 出自宋·释崇岳·题张四直阁容庵
- 癯然容仪,轩然作为。 -- 出自宋·释大观·颐蒙法师赞
- 担东过西,移前作后。 -- 出自宋·释道昌·颂古五十七首
- 趁水泛船,随泥作佛。 -- 出自宋·释道昌·颂古五十七首
- 人皆有心,人皆作佛。 -- 出自宋·释道冲·达磨大师赞
- 净名杜词,未为作略。 -- 出自宋·释道宁·偈六十九首
- 五位君臣,徒夸作略。 -- 出自宋·释道宁·偈六十九首
- 所以涅磐城里,作者犹嗤。 -- 出自宋·释道宁·偈六十三首
- 避色逃声,何名作者。 -- 出自宋·释道宁·偈六十三首
- 干木随身,逢场作戏。 -- 出自宋·释道宁·偈六十三首
- 懞懂禅流,徒夸作略。 -- 出自宋·释道宁·偈六十三首
- 不识耀州铁,唤作出山银。 -- 出自宋·释道枢·颂古三十九首
- 山寺裹头无可作,辊出木球两三个。 -- 出自宋·释道枢·颂古三十九首
- 奔流度刃,未是作家。 -- 出自宋·释鼎需·偈二十首
- 信脚到南地,也作住山人。 -- 出自宋·释法薰·受业师孙请赞
- 松门外聚头,辊作一处睡。 -- 出自宋·释法薰·四睡图赞
- 白拈果有超师作,和我南山载取归。 -- 出自宋·释法薰·送炳藏主妇乡
- 指鹿为马,唤龟作鳖。 -- 出自宋·释梵琮·偈颂九十三首
- 剪断五色线,补作春衣裳。 -- 出自宋·释梵琮·偈颂九十三首
- 却愁骑马滑,故作泛舟归。 -- 出自宋·释梵琮·偈颂九十三首
- 一陈落华风,吹作送行句。 -- 出自宋·释梵琮·送浙翁禅师住经山
- 有时指圆觉场作牛栏,有时唤普光殿为马厩。 -- 出自宋·释慧开·法孙天龙长老思贤请赞
- 山为碧玉环,水作青罗带。 -- 出自宋·释慧空·送行上人归塔慧力空印和尚灵骨于西山
- 撒土抛沙,拗直作曲。 -- 出自宋·释慧性·偈颂一百零一首
- 佛眼难窥,拗直作曲。 -- 出自宋·释慧性·偈颂一百零一首
- 白云为盖,流泉作琴。 -- 出自宋·释慧性·偈颂一百零一首
- 撒土抛沙,拗直作曲。 -- 出自宋·释慧性·自赞
- 忆昔未离群,已作牛王步。 -- 出自宋·释慧远·偈颂一百零二首
- 不识柏树子,唤作麻三斤。 -- 出自宋·释慧远·禅人写师真请赞
- 倒用逆施,拈头作尾。 -- 出自宋·释慧远·禅人写师真请赞
- 犹言振金策,归作耶溪邻。 -- 出自宋·释简长·赠峡山清伦师
- 方学小儿行,便作狮子吼。 -- 出自宋·释可湘·偈颂一百零九首
- 五台为床,峨嵋作枕。 -- 出自宋·释了惠·寒拾赞
- 高高峰顶云,散作人间雨。 -- 出自宋·释了演·偈颂十一首
- 唤作真则错,唤作相则差。 -- 出自宋·释妙伦·日本门上人请赞
- 指方为圆,拗曲作直。 -- 出自宋·释妙伦·友方请赞
- 千圣头边殃过作,春风和气满丛林。 -- 出自宋·释普济·佛心禅师顶相
- 指东为西,将无作有,惊起法身藏北斗。 -- 出自宋·释普宁·偈颂四十一首
- 横拈倒用,破二作三。 -- 出自宋·释普宁·偈颂四十一首
- 竿木随身,逢场作戏。 -- 出自宋·释如净·偈颂三十八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