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在第6个字的诗句
佛在第六个字的诗句
- 既指其珠当佛身,亦欲珠明佛像智。 -- 出自宋·欧阳詹·智达上人水精念珠歌
- 白雪蒙头卧佛庐,笔端亦解世间书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麟老韵五绝
- 百级苍珉到佛宫,汲泉煮茗听松风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游岳麓三绝
- 今日导师闻佛慧,始知前路化成空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赠圆明上人
- 静听林飞念佛鸟,细看壁画驮经马。 -- 出自唐·韦蟾·岳麓道林寺
- 僧居跨鸟道,佛影照鱼潭。 -- 出自唐·裴说·兜率寺
- 禅经初纂定,佛语新名目。 -- 出自唐·灵一·远公
- 松下滤寒水,佛前挑夜灯。 -- 出自唐·护国·访云母山僧
- 自解刹那知佛性,不劳更喻几尘沙。 -- 出自唐·广宣·圣恩顾问,独游月磴阁,直书其事应制
- 师名医王行佛令,来与众生治心病。 -- 出自唐·修雅·闻诵法华经歌
- 谢家宝树修佛刹,巨构贾与秦城齐。 -- 出自元·谢应芳·古鼎歌(并序)
- 丹*遗基彷佛,墨池流水凄迷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贞·木阑花慢 苏昌龄过曹云翁贞溪故居,赋词致
- 有一函经,一佛像,一炉香。 -- 出自元·明本·行香子·无物思量
- 休论三世,诸佛现前来,得三乘,游三昧,莹莹归三岛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蓦山溪·玉堂三老
- 殷红璨璨,仿佛入离宫,通上下,照十方,摄境归心地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渊·蓦山溪·男儿一志
- 出世自怜居佛后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渔家傲 次韵谢郭西 佥事
- 不是仙,不是佛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纯·满江红 赠敬庵葛道(原作通,据道藏改)人
- 不是心,不是佛,匪为金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纯·水调歌头 赠秋蟾周先生
- 深入草木皆佛性,断续溪声初引睡。 -- 出自近代·陈三立·琴初贞长剑丞过湖居偕往看桂花满觉陇遂至理
- 竟日清幽来佛寺,有时问答觉人家。 -- 出自宋·陈藻·平步楼
- 早玩台衡宗,佛理既研精。 -- 出自宋·释智圆·讲堂书事
- 仙畦种芝圃,佛室雨花床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次韵和吴侍郎自号乐城居士
- 仙京全是玉,佛界即成银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中秋禁林对月
- 神鞭阴助险,佛髻巧分青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题广爱寺楞伽山亭
- 零落东山老佛师,古来独往似君稀。 -- 出自宋·杨蟠·次韵
- 三楚白云生佛手,九江寒月照禅心。 -- 出自明·李日华·佛手岩
- 魏塘草树环佛宫,两春不识花白红。 -- 出自宋·张嵲·种植诗
- 随分纳些些,佛法休寻讨。 -- 出自宋·释道璨·偈颂二十五首
- 不是心不是佛,白云又无重数。 -- 出自宋·释道璨·偈颂十八首
- 但觉沧溟浮佛屋,却忘衡岳近天阍。 -- 出自宋·陈傅良·登祝融峰观日出
- 投鞭得地古佛刹,看竹满窗风叶堆。 -- 出自宋·张镃·灵源精舍小憩旧名龙泉有古井极甘洌
- 与君发愿绣佛前,绮语机心回仆讷。 -- 出自宋·张镃·茂洪赴漕试归苦目疾
- 纱笼炙灯照佛古,展席布榻便吾慵。 -- 出自宋·张镃·宿吴江华严院
- 凡鼎鸡变化,佛性狗有无。 -- 出自宋·张镃·戏效乐天体
- 最喜音声为佛事,乱蝉赓唱夕阳中。 -- 出自宋·张镃·听莺亭
- 城郭经寒近佛生,偶来高顶作山行。 -- 出自宋·赵师秀·中了山作
- 老树槎牙记佛庐,露啼蛩吊百年馀。 -- 出自宋·刘宰·为布金寺僧慧鉴作呈赵守
- 八窗玲珑绣佛前,同来且结西芳缘。 -- 出自宋·刘宰·和刘圣与顾龙山约客韵
- 孤枕有时仿佛梦中见,觉来霜角咽梅花。 -- 出自宋·赵汝鐩·寄远曲
- 两峰相对立,佛屋住中央。 -- 出自宋·刘黻·冷泉亭
- 梵叶翻残空佛印,念珠持久现圆光。 -- 出自宋·陈起·悠然
- 李生平生嘻佛去,厕筹拭面邦计空。 -- 出自宋·罗公升·燕城读史
- 雾鬓烟鬟彷佛梳,老翁指点说三姑。 -- 出自唐·安麐·三姑石
- 我今白世尊,佛出婆娑界。 -- 出自宋·蔡卞·楞严经偈
- 仙伯遗纵参佛迹,王公新咏张军容。 -- 出自宋·陈宓·次林司户清水岩韵
- 幻成如是观,佛亦不在是。 -- 出自宋·陈有声·重修圣济院
- 龙象现形严佛王,乌蟾垂象烛壶天。 -- 出自宋·邓深·玉虚洞其上有日月之象其旁有龙象之形
- 既死又信佛,佛事殊不赀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西斋秋感二十首
- 赖是白公资佛力,小留苍翠作秋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记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
- 参以邵子言,佛老义自堕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赋十诗送赵然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