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在第6个字的诗句
佛在第六个字的诗句
- 玄妙久闻谈佛母,感通今日见神明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贺雨上王使君二首
- 人生一百年,佛说十二部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诗三百三首
- 僧墟回水寺,佛陇启山扉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德守二叔侄上人还国清寺觐师
- 真珠入席袋,佛性止蓬茅。 -- 出自唐·拾得·诗
- 己灵犹不重,佛视为何人? -- 出自唐·文偃·金屑眼中翳
- 闻法灵山真佛子,驰名南国本诗流。 -- 出自宋·杨亿·威道人归乡
- 读遍龙宫七佛书,一尘无念得衣珠。 -- 出自宋·杨亿·赠文照大师
- 乱木共苍翠,佛宫荫檀栾。 -- 出自宋·叶梦得·石井
- 孤独园中瞻佛眼,凝祥池上捧天衣。 -- 出自宋·张舜民·所寓开利寺小池有四色莲花青黄白红红者千叶
- 非雾非烟,仿佛登台见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蝶恋花·缇室群阴清晓散
- 圣恩空旧想,佛相又新圆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宫人为尼
- 如何胜绝境,佛屋多所安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五祖山
- 乌桓部族号佛郎,实生天马龙文章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佛郎国进天马歌
- 绦丝玲珑香佛手,手中有扇望河潮。 -- 出自明·明无名氏·桃话冷落
- 香象渡河来佛子,白狼槃木拜夷王。 -- 出自明·杨慎·滇海曲(八首)
- 誓度众生成佛果,为现歌台说法身。 -- 出自近代·弘一·为沪学会撰文野婚姻新戏册既竟系之以诗
- 拆度众生成佛果,为现歌台说法身。 -- 出自近代·弘一·茶花女遗事演后感赋
- 皇心满尘界,佛迹现虚空。 -- 出自唐·赵彦昭·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
- 故园楼台千佛寺,新城歌舞万人家。 -- 出自宋·程师孟·句
- 龙象几年成佛界,猨猱深夜杂僧居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寄题殊公禅老黄云阁二首
- 因徐指丛林,佛宇颇严净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携印谒新守宿至德上方翌日马上追书十四韵
- 垢染了无依佛界,品流逾重被台光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会压沙寺观梨花
- 再见结所好,佛外喜缣缃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送药王圆师
- 区区泥其粗,佛者宁汝即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长芦寺二首
- 重来舒望眼,佛刹非故处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长芦寺二首
- 远岸烟深,仿佛菱歌举。 -- 出自宋·方千里·苏幕遮·扇留风
- 佛寿倘能读,佛像谅可补。 -- 出自宋·吕希纯·高峰庵
- 谁知千载後,佛宫枕溪濆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游超化寺
- 行当洗过恶,佛祖重皈命。 -- 出自宋·惠洪·次韵天锡提举
- 智慧有灯千佛共,菩提叶巧一孤灯。 -- 出自宋·郑刚中·广中菩提树取其叶用水浸之叶肉尽溃而脉理独
- 古屋数十橼,佛事走村社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宿毗沙院诸友相送
- 黄卷青灯寄佛场,孤高如在远林芳。 -- 出自宋·李弥逊·次韵颖仲兰室这什
- 隔水楼台耸佛宫,缘云扪石得搘筇。 -- 出自宋·李弥逊·得仙亭
- 作庵居释子,佛事勤朝昏。 -- 出自宋·邓肃·谢李舍人题额
- 客咏閟余响,佛薰留散香。 -- 出自宋·冯时行·同王公佩和老杜韵
- 汲火炷香供佛后,蒲团燕坐得安禅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梁洁夫幽居林宇靓深画幽邃不类贵第宛然山林
- 义方能教子,佛理已诠身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陈太夫人挽章二首
- 续法未能窥佛祖,赓歌聊得继欧梅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唐寿隆上元五首
- 尚愧先生游佛海,两忘轩冕与山林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贾阁老三首
- 未暇拈香参佛祖,且须襆被扣祥关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过疏山题一览亭梁溪公所书也二首
- 西山隔雉楼,佛髻三两现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题单令双清阁
- 雪里顿超千佛地,风来应上西禅天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玉泉达老饷笋
- 秘藏未能窥佛界,剧谈聊足张吾军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谢彦修携具见过
- 将身出家参佛祖,此病中作膏肓养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示高台足庵绍印
- 买帖会禅床,佛法将何恃。 -- 出自宋·吴芾·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
- 葛巾藜杖,仿佛如生。 -- 出自宋·吴芾·和陶停云
- 众妙香中出佛身,小儿造化不能嗔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诗
- 翠竹疏梅成佛地,未嫌冻立此山中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雪
- 好是金颜无佛处,却来铁面坐禅床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别金颜老
- 地避烂银窥佛界,班连万玉想天威。 -- 出自宋·曾协·天叔武示和人雪诗次韵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