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在第3个字的诗句
佛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来従佛印可,稍觉魔忙奔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入寺
- 回观佛骨青螺髻,踏遍仙人碧玉壶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宝山新开径
- 仙山佛国本同归,世路玄关两背驰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东亭
- 时从佛顶岩,驰下双莲沼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赠杜介
- 时従佛顶岩,驰下双莲沼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赠杜介(并叙)
- 欲依佛老心难住,却对渔樵语益真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偶作
- 屏去佛经与道书,只将语孟味真腴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同杜叔高祝彦集观天保庵瀑布主人留饮两日且
- 点缀佛髻上,合为七宝冠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
- 病身佛说将何喻,变灭须臾岂不闻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罢灸
- 地是佛国土,人非俗交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题天竺南院赠闲元(上日下文)清四上人
- 回銮佛寺高多少,望尽黄河一曲无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隐·次陕州先寄源从事
- 经翻佛藏研朱荚,地赐朝家布紫金。 -- 出自清·纳兰性德·净业寺
- 乳烹佛粥遽如许,菜簇春盘行及时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自警
- 今朝佛粥更相馈,更觉江村节物新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
- 时仿佛以遥见兮,精皎皎以往来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远游
- 存彷佛而不见兮,心踊跃其若汤;抚佩衽以案志兮,超惘惘而遂行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章之九 悲回风
- 归依佛,弹指越三祇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望江南/忆江南
- 何夫佛子住,四面凭危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灵山寺
- 常於佛家见,宜在月宫生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定力院七叶木
- 千年佛老贼中国,祸福依凭群党恶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读张李二生文赠石生先
- 可甚佛老徒,不取慈俭书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四民诗其三·工
- 夜投佛寺上高阁,星月掩映云曈昽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
- 已穷佛根源,粗识事輗軏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送文畅师北游
- 吾闻佛者流,正以生作累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梦亡友黄世永梦中犹喜谈佛既觉感念不巳因和
- 须烦佛界三昧手,拈出茶经第二泉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惠泉分茶,示正孚长老
- 一辨佛香炷遗像,几多衲子拜茶仙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题陆子泉上祠堂
- 顿见佛光身上出,已蒙衣内缀摩尼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醉别卢头陀
- 仙尘佛劫同归尽,坠处何须论厕茵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和石田先生落花诗(二十首)
- 神通佛法须判断,一任热碗春雷鸣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,登大峨之巅,一名胜
- 塔上佛光堂上月,莫言公案不分明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明月堂
- 人言佛陀入三昧,断取世界如旋蓬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岁旱,邑人祷第五罗汉得雨,乐先生有诗,次
- 回看佛阁青山半,三四年前到上头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望定州寺
- 心持佛印久,标割魔军退。 -- 出自唐·高适·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
- 清夜佛宫观色相,却归前老更前身。 -- 出自唐·李绅·宿越州天王寺
- 好个佛堂佛不圣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渔家傲·百丈峰头开古镜
- 稽首佛敕久住世,稽首救世不倦者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南山罗汉赞十六首
- 斋余佛饭香,茶沸甘露满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韵
- 会得佛头著地,不会佛脚梢天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题万松亭
- 看成佛屋上云雨,不忍学宫茺蕨薇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癸亥立春日煮茗於石池寺见庚戌中盛二十舅中
- 材收佛宫余,工有子来助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次韵吴可权题余干县白云亭
- 无事佛僧何处著,人群鸟兽不妨同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次韵李朝散游洞山二首
- 风丘佛箨,日域清尘。 -- 出自唐·卢照邻·中和乐九章·歌东军第三
- 公怀佛子性,逆天救民命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湖北上吴胜之运使有感而言非诗也
- 毋忘佛子言,不食大夫福。 -- 出自宋·贺铸·怀寄周元翁十首之
- 应是佛边犹怕闹,信缘须作且闲人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图·狂题十八首
- 天宁佛阁早春开,鸟语风铃次第催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
- 大师佛法无多子,居士身心本一如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示如净讲主
- 丛祠佛殿总销歇,但见木偶眠泥苴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泾县东宋二编修长歌
- 火照佛狸城下水,丞相孤军难渡。 -- 出自清·陈维崧·蘧庵先生五日有鱼酒之饷醉后填词
- 山水佛事不暇说,去何速兮来何为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惠懃上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