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在第13个字的诗句
佛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
- 了知二法空无相,泥塑金装为佛像。 -- 出自宋·释印肃·颂证道歌·证道歌
- 了了见,无一物,唯有天真一如佛。 -- 出自宋·释印肃·颂证道歌·证道歌
- 僧俗一同轮苦趣,辜负牟尼古佛心。 -- 出自宋·释印肃·偈颂三十首
- 南山北岭如父母,张三李四皆佛祖。 -- 出自宋·释印肃·偈颂五首
- 一切莫能入,达此妙纵横,三世佛佛佛。 -- 出自宋·释印肃·三昧诸颂
- 屠儿一念无诸业,龙女逡巡作佛身。 -- 出自宋·释印肃·十二时歌
- 当初若论收奸细,莫把瞿昙做佛看。 -- 出自宋·释云贲·颂古二十七首
- 百草头边老僧句,千华台上古佛禅。 -- 出自宋·释正觉·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
- 微尘破处大经出,冷口开时诸佛吞。 -- 出自宋·释正觉·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
- 苾蒭草馥僧祇后,玳瑁盂传古佛先。 -- 出自宋·释重顯·三宝赞其三·僧宝
- 若作世谛,流布平地,吃交更在佛法,商量眉须随落。 -- 出自宋·释宗杲·偈颂一百六十首
- 拟心求净即染污,况复比伦诸佛土。 -- 出自宋·释宗杲·魏侍郎净心阁
- 唯此大士眼能观,瞑目谛观为佛事。 -- 出自宋·释宗杲·入定观音赞
- 住无变易真实处,而常顺行诸佛法。 -- 出自宋·释宗杲·向侍郎无热轩
- 咦,好个自是汉,高谈无畔岸,成佛作祖且缓缓。 -- 出自宋·释宗杲·赵通判请赞
- 断除须发著僧衣,精进当遵古佛仪。 -- 出自宋·释祖珍·偈三十五首
- 南无总持功德藏,三世十方诸佛印。 -- 出自宋·释遵式·大悲观音栴檀像
- 但于肉髻宝缾中,盛众光明现佛事。 -- 出自宋·释遵式·十六观经颂·势至观第十一
- 山深有客传诗藁,庵小无僧上佛灯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次韵酬正仲
- 几瓯粥借邻僧饭,一瓣香寻祖佛风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辟方丈地供香火
- 白沙太守性多能,儒业箕裘祖佛灯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伯氏自仪真招宝觉师住持以诗促行
- 欲迎瑞相还龛去,香火灵山古佛前。 -- 出自宋·谢伋·同季父游东掖能仁寺
- 孤臣泪结冰稜稜,两宫祝发传佛灯。 -- 出自宋·严日益·题汪水云诗卷
- 不向根基上乘寻,个个急后抱佛脚。 -- 出自宋·元在庵主·石堂歌
- 向来马氏殚殚力,要拟龙宫作佛家。 -- 出自宋·张湖山·宁寿寺
- 峨峨日观出云层,西麓灵庵寄佛乘。 -- 出自明·张掞·送议公详公咏
- 石苔滑汰屋连斜,第二泉边古佛家。 -- 出自宋·张蕴·惠山
- 须知道路先腾说,又见清凉古佛来。 -- 出自宋·郑侠·仲常龙图自广中移帅闽
- 自怜蠹简为儒误,也逐鸣笳到佛祠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随太守送神归而有感
- 西来孰谓南无佛,今见南楼一佛生。 -- 出自宋·周应合·庆南楼居士
- 晓来忽见盘门塔,疑是西湖大佛头。 -- 出自宋·朱南杰·舟行过平江
- 峰头石塔表功臣,五百年前是佛身。 -- 出自元·张昱·临安访古·功臣塔
- 何人尚觅安心法,此处真堪选佛场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纵笔一首
- 张骞往往游西域,未许胡僧进佛牙。 -- 出自明·楚石梵琦·独石站西望
- 或齐合掌向虚空,或举高声称佛号。 -- 出自明·等慈润公·长干宝塔放光偈
- 千岩万壑玉层层,夜半山腰见佛灯。 -- 出自明·丰坊·雪夜过西湖南屏山
- 山川楼观总丘墟,双径还成化佛居。 -- 出自明·九皋声公·次韵寄径山以中和尚
- 西风鸿雁惜离群,露下天高仿佛闻。 -- 出自明·骆文盛·旋中闻雁
- 不知何处吹花片,忽有余香到佛幢。 -- 出自明·茅维·春昼戏咏
- 五龙蟠结朝真阁,七宝庄严礼佛台。 -- 出自·谋[B16J]·旧官词
- 云中梵呗和仙乐,天上香盂送佛斋。 -- 出自明·蒲庵禅师·题钟山新寺后三日钦蒙圣制和章感遇之余谨再
- 夜龛明月千僧定,春殿香云七佛来。 -- 出自明·蒲庵禅师·题钟山新寺(三首)
- 风回静品露含姿,捧出金珰供佛时。 -- 出自明·秦镐·崇藩邸中莲花盛开感而有作二首
- 从来月蚀最愁予,绣佛龛前诵佛书。 -- 出自明·沙宛在·闺情绝句(五首)
- 江边草没古皇迹,塔前云散千佛光。 -- 出自明·王廷相·曲江池醉歌赠长安诸公
- 道人结屋云深处,自捣茶油供佛灯。 -- 出自明·吴扩·赠水帘周道人
- 胸中一事凭谁论,将此身心报佛恩。 -- 出自明·西吾衡上·山居杂诗(三首)
- 彼无恶道绝闻名,群籁都为念佛声。 -- 出自明·香严和尚·净土诗
- 闲来烟篆留松月,定起蒲团映佛灯。 -- 出自明·殷迈·抱病屏迹人事颇废乡人有以简礼见责者聊以解
- 刹竿倒处见翁仲,鬼火移时替佛灯。 -- 出自明·圆印持·废褒能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