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在第13个字的诗句
佛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
- 五禽习戏探仙术,万法观空證佛缘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待制庞学士寄献宫师相公之作
- 山花暗落谈经地,水鸟时闻念佛声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题景陵乾明院湖亭
- 尘容此际支离极,惭见唐家千佛经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闻新榜恩除异等辄成自咏
- 山头方丈浑无事,扫地焚香看佛经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寄陈州朱教授三首
- 诸公自致青云上,病客长斋绣佛前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题小室
- 应怜雪里昭君怨,洗尽铅华试佛妆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蜡梅二首
- 不程欲选披襟处,满眼赭桐兼佛桑。 -- 出自宋·丁谓·途中盛暑
- 灵川他日香云里,莫道凡夫见佛迟。 -- 出自宋·丁谓·桂林资圣寺
- 荼蘼略有一日雅,藓石未乾千佛题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别群玉同舍
- 同年前有三人杰,浑化今联行佛经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题登云约
- 天行底事无差择,偏入长斋礼佛家。 -- 出自宋·陈普·永丰疫疠事佛人多死
- 见身无实是佛见,了心如幻是佛子。 -- 出自宋·释普度·偈颂一百二十三首
- 火焰为三世诸佛说法,三世诸佛立地听。 -- 出自宋·释惟一·偈颂一百三十六首
- 孤明历历曲弯弯,色与芦花彷佛间。 -- 出自宋·释惟一·月浦
- 贤愚善恶未尝休,是个众生信佛求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缘识
- 御风栩栩臞仙骨,立雪亭亭苦佛身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梅三首
- 玉文山后灵岩寺,四百年来选佛场。 -- 出自宋·张俞·游灵岩
- 曾窥汉简和戎策,尚忆津梁礼佛裘。 -- 出自宋·晁说之·寄富季申
- 丹砂不逐飞仙去,白叠甘从佞佛归。 -- 出自宋·晁说之·闻圆机游山政为梵供复用前韵作
- 春风伴我到僧家,叹息无名供佛花。 -- 出自宋·晁说之·高二承宣以长句饷新茶辄次韵为谢
- 自言不看传灯了,只读楞严见佛心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临溪寺二首
- 而今柑子圆如弹,不见浇花供佛人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跋小寺旧题
- 壁间古画多贤像,案上尘编半佛书。 -- 出自宋·徐玑·访湖友
- 秋声绕殿随斋磬,夜影侵廊对佛灯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观音院怪松
- 双星回施痴儿等,客我长斋绣佛前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七夕
- 能当浊世为清世,始见君心是佛心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寿春节进大蜀皇帝五首
- 知君高隐占贤星,卷叶时时注佛经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酬秦山人赠别二首
- 但知鬼目为芝草,谁信羚羊破佛牙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有感
- 色香尘裹回光照,只这凡心是佛心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为章道祖颇及葛藤·锦薰阖
- 小留甘露莫开船,我欲题诗寄佛轩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重游甘露寺
- 饱谙世事转疏慵,投老犹能向佛宫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韵元发弟秋日德余庵书事二首
- 净因曾识楷山东,担板因缘古佛风。 -- 出自宋·张元干·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归四明
- 三山到日已秋深,且看山门骑佛殿。 -- 出自宋·张元干·祥符陵老许作先驰归闽因成伽陀赠别绍兴甲戌
- 虎丘山上塔层层,静夜分明见佛灯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苏台竹枝词 一十首
- 避人低语卜金钱,侵晓焚香拜佛前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竹枝词十二首
- 还应笑我降心外,惹得诗魔助佛魔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寄郑谷郎中
- 游山曾把探龙穴,出世期将指佛心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梓栗杖送人
- 佯狂未必轻儒业,高尚何妨诵佛书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过陆鸿渐旧居
- 老僧相对竟无言,山鸟却呼诸佛字。 -- 出自唐·刘言史·桂江中题香顶台
- 论文处度过裴迪,觅句介然真佛光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赠醉吟先生许体之
- 远山苍茫近山紫,四面钟鱼谈佛事,人间那得山为城,玉京联绵互相似。 -- 出自宋·李弥逊·和表之清阴亭作
- 山根出泉泻鸣玉,上有苍崖擎佛屋。 -- 出自宋·李弥逊·虞仲通判以溪声名轩约同赋
- 曲中时转三妙语,一一声音谈佛祖。 -- 出自宋·李弥逊·虞仲通判以溪声名轩约同赋
- 晴窗汲水养菖蒲,谁识前身是佛图。 -- 出自宋·李弥逊·次韵瑀老空间
- 蛇行曲折度平冈,乱竹疏松荫佛场,乞得曲肱方席地,秋风送我上羲皇。 -- 出自宋·李弥逊·石盎寺竹轩
- 寄书只说游山好,临老都缘学佛癯。 -- 出自宋·冯时行·和蔡伯世韵二首
- 梅云最先得春意,桃花乱搀作佛事。 -- 出自宋·冯时行·策师南游过三峡见予求施以诗会余忧悲苦恼无
- 王子义天不思议,剪除须发作佛事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施磨衲与惠因长老
- 团蒲徒倚谁呼觉,梦里分明被佛呵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诗
- 清凉谷里苾蒭僧,猛火丛中续佛灯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