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在第1个字的诗句
佛在第一个字的诗句
- 佛祖位中留不住,夜来依旧宿芦花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禅句二首
- 佛事一盂饭,横眠不学禅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题默轩和遵老
- 佛屋前头野草春,贵妃轻骨此为尘。 -- 出自唐·罗隐·马嵬坡
- 佛法见在前,我亦从此逝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和迟田舍杂诗九首
- 佛身三世归依地,邻寺百僧清净因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生日
- 佛宇争推一山甲,僧厨坐待十方供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游庐山山阳七咏 归宗寺
- 佛告波斯匿,汝有不白存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白须
- 佛宇争雄一山甲,僧厨坐待十方供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归宗寺
- 佛法西来到此间,遍满曾如屈伸手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次韵子瞻送杨杰主客奉诏同高丽僧游钱塘
- 佛知其愚难教语,宝塔令父左手举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那吒
- 佛如优昙难值遇,见者闻道出生死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那吒
- 佛灭到今千万祀,只在江湖挽船处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那吒
- 佛曙驱飞传,初晴带晓凉。 -- 出自唐·卢照邻·至陈仓晓晴望京邑
- 佛财驱飞传,初晴带晓凉。 -- 出自唐·卢照邻·至陈仓晓晴望京虽
- 佛子出延客,投鞭步长廊。 -- 出自宋·贺铸·宿法惠寺
- 佛殿尚存今智积,姓宫曾馆古西馆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题平江府灵岩寺
- 佛与众生共一家,一毫头上现河沙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呈万菴十章·金丹
- 佛说我身周法界,恐君莫是烁迦罗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赠相士岳鬼眼
- 佛影胡人记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奉和法筵应诏诗
- 佛国三秋别,云台五色连。 -- 出自唐·戴叔伦·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三首
- 佛川此去何时回,应真莫便游天台。 -- 出自唐·权德舆·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
- 佛窟绕杉岚,仙坛半榛莽。 -- 出自唐·张祜·游天台山
- 佛地葬罗衣,孤魂此是归。 -- 出自唐·张祜·题真娘墓
- 佛地花分界,僧房竹引泉。 -- 出自唐·张祜·题杭州灵隐寺
- 佛在灵山证果,六年后、雪岭修持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满庭芳·道释儒门
- 佛衣儒谈世已罕,节行又与其徒异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省符上人
- 佛宫横晚霁,窈窕间一水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同文潜送况之谏议十四丈守潞过成季作
- 佛谈非想色界色,天造玉皇香案香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牡丹次韵
- 佛居胜义空谷中,吼法怖魔如此耳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观弄狮子
- 佛性非同异,千灯共一光。 -- 出自宋·张伯端·性地颂
- 佛即心兮心即佛,心佛从来皆妄物。 -- 出自宋·张伯端·即心是佛颂
- 佛珠还与我珠同,我性即归佛性海。 -- 出自宋·张伯端·采珠歌
- 佛何为者占崔嵬,引得骚朋蹈险来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次韵赵孟益游西山寺
- 佛法付国王,平等无颇偏。 -- 出自唐·顾况·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能修无生忍担水施僧况归命
- 佛轮千幅细,公带万钉圆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咏棠棣
- 佛天甘露流珍远,帝辇仙浆待汲迟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答天台梵才吉公寄茶并长句
- 佛国天花两送春,岁阴何意重相亲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呈成上人
- 佛螺双髻矗层岚,云穴呀空藓晕衔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赋成中丞临川侍郎西园杂题十首·双假山
- 佛螺近作临窗岫,仙驭遥添拂衽风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邻亭真
- 佛祖岂欺我,乾坤终有凭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十一月七日五首
- 佛宫原庙广孝敬,严致守卫勤烝尝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和陈器之诗四首·朝应天:应天寺有五圣御容
- 佛香留夜火,蔬饭候晨钟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冬日即事
- 佛龛日近得香火,僧饭时容供粗粝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淮阴太宁山主崇岳逮与予诸公游今年七十余耳
- 佛台磨青瑶,绀滑不留水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上皇龛
- 佛案青黄园果细,斋厨汲洗野蔬频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宿马庄寺
- 佛寺通南径,僧堂倚北坡。 -- 出自唐·许浑·晨自竹径至龙兴寺崇隐上人院
- 佛庙千岩里,人家一岛中。 -- 出自唐·许浑·泛五云溪
- 佛身瞻绀发,宝地践黄金。 -- 出自唐·綦毋潜·登天竺寺
- 佛刹接重城,红楼切太清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红楼下联句
- 佛子归真定何处,空令苦泪涨黄泉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陈叔易学士母阮氏挽词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