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在第14个字的诗句
传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
- 徐貌价通常不变,阳城抚字已先传。 -- 出自宋·陈宓·挽郑通判
- 我来寄宿应怀古,始信乡民不妄传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韩·董奉山
- 遗民但抱羲农朴,正学谁知孔孟传。 -- 出自宋·陈文蔚·九月十八日自双溪还寺车中偶得
- 洞君一榻为谁悬,云帐苔茵不外传。 -- 出自宋·陈洵直·石床
- 沧海十洲人不到,丹砂九转世空传。 -- 出自宋·崔存·为张莘畴题玉虚道院
- 二难选胜真奇绝,留得芳名万古传。 -- 出自宋·崔端·游虎丘
- 收藏石匣非无意,留与江南野史传。 -- 出自宋·崔鶠·劝忠楼
- 寻牛卜龙古所有,君家祖孙三叶传青鸟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赠天台潘山人
- 名成但恐累隐趣,莫遣妙语人间传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题王敬仲野亭
- 流落天涯有离别,当时谁拟画图传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题苏李泣别图二首
- 我与源公旧相识,遗言潇洒有人传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拜袁越公墓因游定水寺有怀源老
- 淳熙耆旧今无几,忍把豪华万口传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挽张金都郎中词
- 惜哉不遇江坡赏,为作新诗与世传。 -- 出自宋·邓深·玉虚洞其上有日月之象其旁有龙象之形
- 从此节宣防未病,那须扁鹊信真传。 -- 出自宋·邓深·村中病起
- 耿耿青灯空透影,可堪新雁一声传。 -- 出自宋·邓深·怀清旷兄弟
- 湖环阚麓任清涟,古庙尘埋自汉传。 -- 出自宋·杜醇·过董孝君祠
- 独工学问驰清誉,旁羽阴阳得异传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徐倅尊人挽诗二首
- 但教千里民安乐,莫使虚名为世传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罗年能赴兴国前诗未作尝於醉中谩成亦并达之
- 我欲借渠成大厦,少陵此意久无传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天柱
- 帝王家法由心法,典策言传以道传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恭谢侍读仁皇训典彻章御赐杜工部紫宸殿诗退
- 堪与儒门为至实,武功家世久相传。 -- 出自宋·杜衍·题怀素自序卷后
- 微言奥论揭日月,九州四海俱流传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寿宪使大卿
- 事业鼎彝千古恨,文章衣钵万灯传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挽黄通判明叔座主
- 回空其庶亦其庶,轲死不传焉不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有感
- 苦李道傍人不采,蟠桃海上事空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思家五首
- 虚谷宗生双鬓秃,秋崖家学一灯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方仲和信州学正二首
- 致仕元无官爵累,藏书各有子孙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寿牟提刑献之巘
- 今人作诗动千篇,不弦不歌兮无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赠吴琴士会龙
- 赏心眺览知何算,转首音尘竟弗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韵张文焕慵庵万山堂即事二首
- 颜曾思复有七篇,孰云轲死道不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程桂轩子方还罗治先墓
- 相观骨骼听议论,九皋之鸣绍家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李伯英孟淳,鹤田幼弟,乃步深斋之子
- 题墨八分吾独识,藏丹九转后谁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饮兴道观有感五首
- 淡中滋味参须透,圣处工夫语不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赠程君以忠杨君泰之
- 风雅之后闻屈原,千古哀怨离骚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常德教赵君
- 已近重阳更晴旱,潘郎佳句亦虚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社后复晴
- 为问杏坛旧邻里,颜曾以后岂无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文公书院新创
- 小诗更举樊崇事,好与慈孙孝子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赠淳邑风水山人何君
- 云何此老偏令寿,其或斯文遂有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韵俞好问庆予七十
- 虽然现出宰官相,长老之名四海传。 -- 出自宋·冯楫·自咏
- 俗谓鹅翎未必然,娥英恐是古时传。 -- 出自宋·甘同叔·鹅翎山
- 黑鸡两翅生五距,食辄伤人万口传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鸡祸诗
- 此行若与涪翁遇,定把诗家古印传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送史深之入蜀
- 老夫空忆陈王前,语戆惟惧人抄传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韵刘养源见寄
- 足蹑修门甫十年,惟余篇翰富流传。 -- 出自宋·耿秉·换崔舍人
- 学诗浑似学参禅,语可安排意莫传。 -- 出自宋·龚相·学诗
- 欲识少陵奇绝处,初无言句与人传。 -- 出自宋·龚相·学诗
- 五字诗名著少年,端嘉诸老喜相传。 -- 出自宋·顾逢友·史云麓先生席上赠顾梅山
- 妙道高深从俗笑,至言微密向谁传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康子思二诗有问道之意和其韵
- 故乡梦断三湘远,应制诗高四海传。 -- 出自宋·韩溥·奉扬英公大师诗匠
- 去城十里蔚山川,欲界仙都自古传。 -- 出自宋·韩松·游洞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