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在第14个字的诗句
人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
- 白浪如山那可渡,狂风愁杀峭帆人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横江词其三
- 团扇只堪题往事,新丝那解系行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浣溪沙
- 休惊岁岁年年貌,且对朝朝暮暮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
- 戏作小诗君一笑,従来佳茗似佳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
- 戏作小诗君一笑,从来佳茗似佳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
- 李仲谋家有周昉画背面欠伸内人,极精,戏作此诗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续丽人行
- 故国依然乔木在,典刑复见老成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
- 楼中老人日清新,天上岂有痴仙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寓居合江楼
- 簿书鼛鼓不知春,佳句相呼赖故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
- 畏途自卫真无敌,捷径争先却累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乐全先生生日,以铁拄杖为寿,二首
- 今年送汝作太守,到处逢君是主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至济南,李公择以诗相迎,次其韵二首
- 今人不复见此等,乃以所见疑古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秦穆公墓
- 君家自有元和脚,莫厌家鸡更问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柳氏二外甥求笔迹
- 出本无心归亦好,白云还似望云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望云楼
- 岂惟家室宜寿母,实与朝廷生异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
- 百年未满先偿债,十口无归更累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狱中寄子由二首
- 出门便旋风吹面,走马联翩鹊啅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出狱次前韵二首
- 不羡京尘骑马客,羡他淮月弄舟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孙巨源,寄涟水李、盛二著作,并以见寄
- 宝公骨冷唤不闻,却有老泉来唤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六月七日泊金陵,阻风,得钟山泉公书,寄诗
- 丑石寒松未易亲,聊将短曲调长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题李伯时画赵景仁琴鹤图二首
- 玉腕半揎云碧袖,楼前知有断肠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四时词
- (予以颍人苦饥,奏乞留黄河夫万人,修境内沟洫,诏许之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再次韵赵德麟新开西湖
- 郁郁苍髯真道友,丝丝红萼是乡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三月二十日开园三首
- 圣明宽大许全身,衰病摧颓自畏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
- 掷简摇毫无忤色,(汪善书,托写诸人诗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汪覃秀才久留山中以诗见寄次其韵
- 赖有高楼能聚远,一时收拾与闲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单同年求德兴俞氏聚远楼诗三首
- 自笑餐毡典属国,来看换酒谪仙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至济南李公择以诗相迎次其韵二首
- 浪蕊浮花不辨春,归来方识岁寒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王廷老退居见寄
- 杏花飞帘散馀春,明月入户寻幽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
- 汝辈何曾堪一笑,吾侪相对复三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过密州次韵赵明叔乔禹功
- 单于若问君家世,莫道中朝第一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子由使契丹
- ?语带烟霞従古少,?李太白云,他人之文,如山无烟霞,春无草木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赠诗僧道通
- 昨夜东风入律新,玉关知有受降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春帖子词
- 只从半夜安心後,失却当前觉痛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钱道人有诗云`直须认取主人翁,作两绝戏之
- 乐天不是蓬莱客,凭仗西方作主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
- 安心好住王文度,此理何须更问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
- 风吹河汉扫微云,步屟中庭月趁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台头寺步月得人字
- 西郊黄土没车轮,满面风埃笑路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再次韵答田国博部夫还二首
- 寄语风流王武子,三人俱是识山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著色山二首
- (淮南人谓禹以六日生,是日,数万人会山上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上巳日与二子迨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
- 收得玉堂挥翰手,却为淮月弄舟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见寄
- 只従半夜安心后,失却当前觉痛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钱道人有诗云直须认取主人翁作两绝戏之
- 滞留不见荣华事,空作赓诗第七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苏州太守王规甫侍太夫人观灯之什余时以刘
- 堕珥遗簪想无限,华胥犹见梦回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苏州太守王规甫侍太夫人观灯之什余时以刘
- 留我同行木上坐,赠君无语竹夫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竹几与谢秀才
- (昔李公择种竹馆中,戏语同舍,后人指此竹,必云李文正手植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刘贡父西省种竹
- 季子来归初可喜,老聃新沐定非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沐浴启圣僧舍与赵德麟邂逅
- 代北初辞没马尘,江南来见卧云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赠清凉寺和长老
- 溪边古路三叉口,独立斜阳数过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纵笔三首
- 总是镜空堂上客,谁为寂照境中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寒食与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