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在第11个字的诗句
人在第一十一个字的诗句
- 秋风又见芭蕉长,遗迹在人寰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导引·蓬莱邃馆金碧照三山
- 花神应为护芳心,付与何人折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好事近·潇洒小楼东
- 看取星星潘鬓,花应羞上人头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朝中措·宦游只欲赋归休
- 凤箫羽扇,霓裳云袂,谩尔人间游戏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鹊桥仙·凤箫羽扇
- 今日人来花未开,春未知人处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卜算子·曾约再来时
- 不愿花枝在我旁,付与他人手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卜算子·我有一枝花
- 好是骖鸾,特离月殿,来驻人间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柳梢青·荷绽花繁
- 嫦娥莫是,也有别离,一似人麽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诉衷情·碧天明月晃金波
- 且与个、山庄道友,退闲故人来往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永遇乐·功名闲事
- 曲径多岐,旁门小法,误了人多少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永遇乐·个个修行
- 同径多歧,旁门小法,误了人多少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永遇乐·个个修行
- 残霞弄影,孤蟾浮天外,行人触目是销魂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六州
- 妖魂受赐欲报郎,夜夜飞人重城裹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诗三首
- 五愿奴留收园结果,做个人宅院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雨中花/夜行船
- 五断无明业火,六除俗里人情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一寸金·一不轻师慢法
- 高来不可,低来不可,莫是人间剩我一个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殢人娇
- 向此时,一段风流,付与晋人标致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鼓笛慢/水龙吟
- 看来只恐,瑶台云散,玉京人去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鼓笛慢/水龙吟
- 天匠与、雕琼镂玉,淡然非、人间标格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柳初新·千林凋谢严凝日
- 灭无明、心似寒灰,便是道人功果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永遇乐 此下原有满江红昨夜嫦娥一首未注名
- 谩送目、层阁天涯远,甚无人、音书来到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西江月慢·烟笼细柳
- 全真大道理无穷,妙得至人端的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无俗念 此下原有丘长春漆弩侬家鹦鹉洲边住
- 千戴相逢,一朝盛事,自昔人夸今见之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千春词·瞿岭云齐
- 词综卷二十四误作于真人词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上平西 此下原有凤栖梧日月循环一首,缘暗
- 江南远,今夜就中,愁损行人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忆吹箫慢/凤凰台上忆吹箫
- 惟有春风长往,催却几多人去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贺新郎 题西湖官驿水阁 松江府志卷十九,注
- 一抹弦器,初宴画堂,琵琶人把当头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百宝妆/新雁过妆楼
- 点石为金,指山为宝,未满人欲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无俗念 此下原有瑶台月平生懒惰一首未注名
- 珠箔风轻,绣帘浪卷,乍入人间蓬岛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马家春慢·珠箔风轻
- 三山城内有神仙,一个夫人一个偏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嘲林叔茂私挈楚娘
- 一官皆可行其义,勿学庸人苟岁月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题石鱼
- 素质偏怜匀澹,羞杀寿阳人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婆罗门/婆罗门引
- 墙头半开,却望雕鞍无故人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婆罗门/婆罗门引
- 竹外一枝斜更好,偏称玉人攀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武林春/武陵春
- 乞儿还有大通年,三十三人碗杖全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放榜诗(太和八年放榜,进士多贫士)
- 朝来自诧承恩最,笑倩傍人认绣球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抛球诗(一作李谨言诗)
- 篮舆来自石苍路,喜得幽人陪杖屦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象耳山
- 他年觅得封侯印,愿学幽人住此山。 -- 出自明·戚继光·题武夷
- 今闻儒者饱无事,亦学妇人闲斗明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
- 歌为白雪阳春曲,始唱千人和,再唱百人逐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寄题郢州白雪楼
- 登山临水昔感别,身作旅人安得宜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途中寄上尚书晏相公二十韵
- 兄为太守两轮朱,仲泛吴人燕尾舻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依韵和王平甫见寄
- 凌霄花在古松上,也笑向人人不知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真上人因送毛令伤足复伤冷二首
- 尝忆同朋有七人,每失一人泪缘睫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次韵奉和永叔谢王尚书惠牡丹
- 事成条举作书尺,不肯劳人鱼腹将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得王介甫常州书
- 苟所履必虑患兮,莫若去人远以图存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放鹊
- 休将玉笛城上吹,武昌老人听不足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江口遇刘纠曹赴鄂州寄张大卿
- 太守立性岂谄贵,将赠故人唯义存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雷太简遗蜀鞭
- 此石公知石不知,公与前人定知己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欧阳永叔寄琅琊山李阳冰篆十八字并永叔诗一
- 部中汉吏无冤狱,葑上吴人益美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吉老学士两浙提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