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在第6个字的诗句
云在第六个字的诗句
- 高斋既许陪云宿,晚稻何妨为客舂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五峰隐者
- 岂知万里黄云戍,血迸金疮卧铁衣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猎骑
- 朝携轻棹穿云去,暮背寒塘戴月回。 -- 出自唐·秦韬玉·钓翁
- 悠扬落日黄云动,苍莽阴风白草翻。 -- 出自唐·李频·送边将
- 水国曾重讲,云林半旧游。 -- 出自唐·李频·秋夜宿重本上人院
- 碛夜星垂地,云明火上楼。 -- 出自唐·李频·送友人往振武
- 香随龙节下,云逐凤箫飞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道家四首奉敕撰
- 梁园山竹凝云汉,仰望高楼在天半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安乐郡主花烛行
- 万里无涯际,云何测广深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入海二首
- 烟壑争晦深,云山共重复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再使蜀道
- 春野开离宴,云天起别词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奉和圣制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
- 仙路迎三鸟,云衢驻两龙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侍宴蘘荷亭应制
- 城临蜀帝祀,云接楚王台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下江南向夔州
- 草共林一色,云与峰万变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,有禅堂观天下绝境
- 无因留绝翰,云海意差池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相州前池别许郑二判官景先神力
- 少年胆气凌云,共许骁雄出群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破陈乐词二首
- 东临真定北云中,盘薄幽并一气通。 -- 出自清·顾炎武·五台山
- 旧山风老狂云根,重湖冻脱秋波骨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吕氏假山
- 回首失匡庐,云霏暮方上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蕲口道中三首
- 伥伥独何之,云云锐亦挫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王正叔
- 骅骝老骋青云足,绿绮纯含太古声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还萧几道诗卷
- 终风不休,终云不留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终风操
- 青天豁四碧,云霭不容缘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对月忆满子权
- 山衔日入深,云伫星出缓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暮行
- 烹来似带吴云脚,摘处尘无谷雨痕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谢张和仲老宝云茶
- 乱峰千叠拂云霓,辐合坑崖立似梯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冯公岭
- 袖中勋业拂云烟,笔底文章响涧泉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寿周少保
- 花飞春已老,云散晚方晴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舟行寄赵端行
- 江南丞相浮云坏,洛下先生宰木春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无题
- 前江后岭通云气,万壑千林送雨声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观雨
- 风伯方安卧,云师亦少饕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连雨书事
- 炉香袅孤碧,云缕飞数千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烧香
- 雨歇澹春晓,云气山腰流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出山道中
- 石路抱岩转,云气青濛濛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山路晓行
- 潭影纳浩荡,云气扶崔嵬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题大龙湫
- 风断黄龙府,云移白鹭洲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感事
- 风雨吴江冷,云天故国赊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九日家中
- 诸公自致青云上,病客长斋绣佛前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题小室
- 不见三尺坟,云阳草空绿。 -- 出自唐·曹邺·读李斯传
- 行人莫叹碧云晚,上国每年春草芳。 -- 出自唐·曹邺·送进士下第归南海
- 窅然灵岫五云深,落翮标名振古今。 -- 出自唐·杜光庭·题空明洞
- 仰戴星月观云间。 -- 出自魏晋·曹丕·燕歌行
- 悲风桡重林,云霞肃川涨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望荆山
- 俨高意于浮云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杂三言 访道经
- 窥海岫之青云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刘仆射东山集学骚
- 潮落犹如盖,云昏不作峰。 -- 出自南北·阴铿·晚出新亭
- 雁在弓前落,云从阵后浮。 -- 出自隋·孔绍安·结客少年场行
- 叶落秋巢迥,云生石路深。 -- 出自隋·王申礼·赋得岩穴无结构
- 爱尔无羁束,云山恣意过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送苏修游上饶
- 烟树临沙静,云帆入海稀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登润州芙蓉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