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在第4个字的诗句
云在第四个字的诗句
- 道馆虽云乐,冷卿当复温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
- (吾旧诗云:可使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
- 胸中几云梦,余地方恢宏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程正辅游碧落洞
- 许慎注云,酒泛,清酒也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予自漉之且漉且
- 淹留未云几,离离见疏荚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槐
- 万木锁云龙,天留与载公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访张山人得山中字二首
- 楼上烟云怪不来,楼前飞纸落成堆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
- 澹月倾云晓角哀,小风吹水碧鳞开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淮上早发
- 登高望云海,醉觉三山倾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陶九日闲居
- 风为幄,云为盖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太白词
- 道丧虽云久,吾犹及老成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子由初到陈州见寄二首次韵
- (来诗有云霄满轮之句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述古以诗见责屡不赴会复次前韵
- 江上飞云来北固,槛前修竹忆南屏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平山堂次王居卿祠部韵
- 飞腾渐云少,筋力亦已竭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赵郎中捕蝗见寄次韵
- 皎皎穿云月,青青出水荷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龙尾石砚寄犹子远
- 天低瘴云重,地薄海气浮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夜卧濯足
- 感会风云际,承恩雨露朝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寿叔文
- 墨月黳云脱太清,海风吹上笔头轻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谢人送墨
- 青山虽云远,似亦识公颜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凌虚台
- 是时岁云暮,微雪洒袍斑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凌虚台
- 神井涌云盖,阴崖垂藓花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孙同年卞山龙洞祷晴
- 余旧诗云:问龙乞水归洗眼,欲看细字销残年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渊师归径山
- 须烦凌云手,去作入蜀星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家安国教授归成都
- 朝来赋云梦,笔落风雨疾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王郎子立风雨有感
- 伊昔风云会,咄嗟潭洞开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祷雨龙公既应刘景文有诗次韵
- 望断横云峤,魂飞咤雪洲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郁孤台?再过虔州,和前韵?
- 汉水亦云广,欲涉安敢轻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汉水
- 户牖白云分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慈云四景白云居
- 今宵扫云阵,极目净天宇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刘景文路分上元
- 歌咽水云凝静院,梦惊松雪落空岩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记梦回文二首
- 自荐虽云数,留行终不果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蒋颖叔帅熙河
- 秋来未云几,风日已清亮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同年王中甫挽词先帝亲收十五人,四方争看击
- 便投切云冠,予幼好奇服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叶教授和溽字韵诗,复次韵为戏,记龙井之游
- 幽寻未云毕,墟落生晚烟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
- 无复号云声,空余舞杯手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
- 山抹微云秦学士,露花倒影柳屯田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残句山抹微云秦学士
- 望断水云千里,横空一抹晴岚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失题三道
- 相从未云几,别泪遽已垂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司勋子才丈赴梓州
- 龙蜃吐云天入水,楼台倒影日衔山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西湖寿星院明远堂
- 引叶油云远,攒丛聚族齐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戏作切语竹诗
- 拨雪披云得乳泓,蜜蜂又欲醉先生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真一酒
- 前世德云今我是,依稀犹记妙高台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题灵峰寺壁
- 其后题云滏水僧宝黁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书黁公诗后(并叙)
- (此鸟声云:麦饭熟,即快活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五禽言(并叙)
- (此鸟声云:蚕丝一百箔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五禽言(并叙)
- 与可尝云:世无知我者,惟子瞻一见,识吾妙处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书文与可墨竹(并叙)
- 乐天亦云:病与乐天相伴住,春随樊子一时归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朝云诗(并引)
- 杜子美云:四更山吐月,残夜水明楼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江月五首(并引)
- ?柳子厚云:海上尖峰若剑铓,秋来处处割愁肠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二首
- 虽则如云,匪我思存。 -- 出自先秦·诗经·出其东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