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在第3个字的诗句
云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朝来云汉接天流,顾我小诗如点缬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用前韵作雪诗留景文
- 朝游云霄间,欲分丞相茵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刘莘老
- 浮游云释峤,宴坐柳生肘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吴子野将出家赠以扇山枕屏
- 绛阙云台总有名,应须极贵又长生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
- 梦绕云山心似鹿,魂惊汤火命如鸡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予以事系御史台狱,狱吏稍见侵,自度不能堪
- 纸落云烟供醉后,诗成珠玉看朝还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答满思复
- 有如云间鹤,影过落寒池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司勋子才丈赴梓州
- 风卷云舒合两班,曈曈瑞日映天颜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臣闻天所眷命
- 试开云梦羔儿酒,快泻钱塘药玉船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二月三日点灯会客
- 安得云如盖,能令雨泻盆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是日自磻溪将往阳平憩于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
- 或为云汹涌,或作线断续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焦千之求惠山泉诗
- 父老云: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,王以书遗妃曰:"陌上花开,可缓缓归矣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陌上花三首(并引)
- (来诗云,二见因妄生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二乐榭
- 父老云与泗水通,增损清浊,相应不差,时有河鱼出焉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起伏龙行(并叙)
- 天书云篆谁所铭,绕楼飞步高竛竮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芙蓉城(并叙)
- (古语云:一年之计,树之以谷;十年之计,树之以木;百年之计,树之以德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万松亭(并叙)
- 元修云:使孔北海见,当复云吾家菜耶? -- 出自宋·苏轼·元修菜(并叙)
- 山耶云耶远莫知,烟空云散山依然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(王晋卿画)
- )玄云渰凄凄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自笑(〔一题:试笔〕)
- 吾尝云:菊花开时乃重阳,凉天佳月即中秋,不须以日月为断也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江月五首(并引)
- 道之云远,曷云能来? -- 出自先秦·诗经·雄雉
- 倬彼云汉,昭回于天。 -- 出自先秦·诗经·云汉
- 倬彼云汉,为章于天,周王寿考,遐不作人。 -- 出自先秦·诗经·棫朴
- 伊谁云从,维暴之云。 -- 出自先秦·诗经·何人斯
- 岁聿云莫。 -- 出自先秦·诗经·小明
- 岁聿云莫,采萧获菽。 -- 出自先秦·诗经·小明
- 天高云淡,望断南飞雁。 -- 出自·毛泽东·清平乐·六盘山
- 况青云咫尺,朝暮入承明后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长寿乐·微寒应候[2]
- 况青云咫尺,朝暮重入承明後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长寿乐·微寒应候
- 香雾云鬟湿,清辉玉臂寒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月夜
- 就中云幕椒房亲,赐名大国虢与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丽人行
- 万木云深隐,连山雨未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雨
- 仰看云中雁,禽鸟亦有行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遣兴五首
- 芒砀云一去,雁鹜空相呼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遣怀
- 无风云出塞,不夜月临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杂诗二十首
- 候火云烽峻,悬军幕井干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杂诗二十首
- 峡里云安县,江楼翼瓦齐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子规
- 今朝云细薄,昨夜月清圆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舟中
- 思飘云物外,律中鬼神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敬赠郑谏议十韵
- 栖泊云安县,消中内相毒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客堂
- 裁缝云雾成御衣,拜跪题封向端午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惜别行,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
- 披拂云宁在,淹留景不延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
- 向来云涛盘,众力亦不细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解忧
- 避暑云安县,秋风早下来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寄李十五秘书二首
- 缅思云沙际,自有烟雾质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画鹘行
- 参错云石稠,坡陀风涛壮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次晚洲
- 议在云台上,谁扶黄屋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建都十二韵
- 伏枕云安县,迁居白帝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移居夔州郭
- 读书云阁观,问绢锦官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窦九归成都
- 鹤下云汀近,鸡栖草屋同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向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