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在第3个字的诗句
二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元丰二年,通教自杭来,见予于吴兴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表忠观钱道士归杭
- 哀哉二暴客,掣去如饥鸮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刘丑厮诗
- 官赐二万钱,无家可归娇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刘丑厮诗
- 不云二子劳,叹我捐腰犀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东新桥
- 孰云二子贤,自结两重案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顿教授见寄用除夜韵
- 有怀二三子,落笔先飞霙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
- 欲寄二大夫,发发不可绊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孙著作赴考城兼寄钱醇老李邦直二君于孙处
- 当年二老人,喜我作此音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陶郭主簿二首
- 愿从二圣往,一洗千劫非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游净居寺
- 别君二十载,坐失两鬓青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家安国教授归成都
- 吾曹二三事,取乐亦云足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游山呈通判承议写寄参寥师?此诗为释道潜作
- 偶従二三子,来访张隐君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云龙山观烧得云字
- 庶几二大夫,见微而知著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陶咏二疏
- 躬耕二顷田,自种十年木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王晋卿
- 美人二八颜如花,泣向花前畏花落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辘轳歌
- 何为二十年,纪忆作此{左言右由} -- 出自宋·苏轼·石塔寺
- 况为二千石,所至搔乐嬉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司勋子才丈赴梓州
- 漂流二十年,始悟万缘虚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答任师中家汉公(一题:奉和师中丈汉公兄见
- 故作二诗,一以遗参寥,一以寄定国,且示颜长道、舒尧文邀同赋云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百步洪二首(并叙)
- 嘉我二三子,皎然无缁磷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游惠山(并叙)
- 奔驰二百里,径来宽我忧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
- 愿従二圣往,一洗千劫非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游净居寺(并叙)
- 廌年二十五,其文晔然,气节不凡,此岂终穷者哉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李宪仲哀词(并叙)
- 元丰二年,予得罪贬黄冈,而晋卿亦坐累远谪,不相闻者七年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王晋卿(并叙)
- 元祐二年十二月,仝来京师十许日,余留之不可,曰贺以上元期我于蒙山,又曰吾师尝游密州,识君于常山道上,意若喜君者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乔仝寄贺君六首(并叙)
- 绍圣二年正月十日,予偶读韦苏州《寄全椒山中道士》诗云:今朝郡斋冷,忽念山中客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寄邓道士(并引)
- 维此二国,其政不获。 -- 出自先秦·诗经·皇矣
- 交韔二弓,竹闭绲滕。 -- 出自先秦·诗经·小戎
- (版本二)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凤凰台上忆吹箫·香冷金猊
- 皇帝二载秋,闰八月初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北征
- 焉知二十载,重上君子堂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 赠卫八处士
-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,夔府别驾元持宅,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,壮其蔚跂,问其所师,曰:“余公孙大娘弟子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
- 跃马二十年,恐辜明主恩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后出塞五首
- 呜呼二歌兮歌始放,邻里为我色惆怅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
- 孰知二谢将能事,颇学阴何苦用心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解闷十二首
- 自恐二男儿,辛勤养无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李校书二十六韵
- 自说二女啮臂时,回头却向秦云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三绝句
- 青白二小蛇,幽姿可时睹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太平寺泉眼
- 陆机二十作文赋,汝更小年能缀文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醉歌行
- 追随二十载,浩荡长安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
- 敢忘二疏归,痛迫苏耽井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
- 不知二圣处,私泣百岁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往在
- 大历二年调玉烛,玄元皇帝圣云孙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五首
- 郁没二悲魂,萧条犹在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上水遣怀
- 往还二十载,岁晚寸心违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赠韦赞善别
- 比屋二百年,试比东西隣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周氏敬荣堂诗
- 挺高二百尺,本末皆十围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寓意诗五首
- 东风二月天,春雁正离离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杂兴三首
- 蹉跎二十年,颔下生白须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马上作
- 前岁二毛生,今年一齿落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觉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