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在第13个字的诗句
二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
- 前庭手种红兰树,看到春风第二芽。 -- 出自宋·陈允平·鹧鸪天·四壁图书静不哗
- 瑶花飞处忆瑶姬,一日倾杯十二时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宫词
- 梦魂不怕关山险,飞过巫山十二峰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闺情
- 花神不敢轻分拆,天下应无第二花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琼花
- 枝头才漏春消息,便带春愁一二分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寻梅
- 可怜斜日三千字,曾献当年十二旒。 -- 出自宋·马廷鸾·题芳洲诗集
- 禽中孝子尔乌是,世上逆子彼二雏。 -- 出自宋·何梦桂·观慈乌反哺
- 儿孙自是骅骝种,早入君王十二闲。 -- 出自宋·何梦桂·和宋英叟先茔建亭作
- 郎邪旧约惊千载,嵩岳新来下二仙。 -- 出自宋·何梦桂·寄方龙溪
- 郊原踏遍拾芳蘅,归听城头打二更。 -- 出自宋·何梦桂·邑水南夜归即景
- 拶破愁城,吸干酒海,袖拂安梁二山名无暮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沁园春·唐李太白
- 竹君所幸存中子,荀氏何妨有二仁。 -- 出自宋·赵文·哭文溪
- 旧游零落令余几,回首春风十二年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饮百花洲四首
- 桂花满袖王孙远,空倚天风十二阑。 -- 出自宋·仇远·再答元父
- 一生碌碌空多事,六袠駸駸欠二年。 -- 出自宋·仇远·宦海
- 去来所得无多衲,觉悟何曾有二门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灵隐天竺寺门
- 几多名品中州有,染透春风十二阑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山茶花
- 独听松风度九夏,两发无情生二毛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余与仲退读书山间壬至子无一日相拾已丑仲退
- 小婆娑、东家故舍,也著侬、四下二之中。 -- 出自宋·吴编修·八声甘州·系酒船
- 白额未除,长鲸未脍,臂健何嫌二石弓。 -- 出自宋·刘省斋·沁园春·男子才生
- 仙经已读三千卷,古法曾持十二科。 -- 出自唐·吕岩·七言
- 错料事,临老方知,国师与高僧,二途俱失。 -- 出自·善珍·望梅词/望梅
- 西风吹梦落青帘,浊酒三杯路二千。 -- 出自宋·华岳·三衢道中
- 马蹄恐有唐城便,为把功名问二潘。 -- 出自宋·华岳·寄小王徐子晋
- 一生知已有千万,十事从人无二三。 -- 出自宋·华岳·与楞伽老瑛上人
- 我本长生深山内,更何入他不二门。 -- 出自·***·嵩山小儿吟
- 期君自致青云上,不用伤心叹二毛。 -- 出自唐·吕温·道州敬酬何处士书情见赠
- 艮斋收得供诗眼,胜看鸾台十二屏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题谢艮斋画笥四首
- 由来万法生一心,贯彻精粗无二道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韵答清老
- 樽前一笑岂易得,身涉百忧今二毛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九日登宝叔塔同游者杨大著李校书冯正字曾著
- 倡而不和当受罚,丐公酌酒羞二螯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韵答杨大著李校书
- 窗中遥指三千界,枕上斜看百二关。 -- 出自宋·李远·赠潼关不下山僧
- 犹怜反顾五六里,何意忽归十二城。 -- 出自唐·李縠·和皮日休悼鹤
- 人间何事堪惆怅,海色西风十二楼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张硕重寄杜兰香
- 冰壶总忆人如玉,目断重云十二楼。 -- 出自唐·唐彦谦·怀友
- 玉句阑内朱帘卷,瑟瑟丝笼十二楼。 -- 出自唐·翁承赞·柳
- 不因列土封千乘,争得衔恩拜二天。 -- 出自唐·翁承赞·奉使封王次宜春驿
- 甄山秀气旷千古,凤阙华恩钟二人。 -- 出自唐·黄滔·辄吟七言四韵攀寄翁文尧拾遗
- 尧廷忘却征元凯,天阙重关十二门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寓题述怀
- 重华不是风流主,湘水犹传泣二妃。 -- 出自唐·崔道融·马嵬
- 清词好个干人事,疑是文姬第二身。 -- 出自唐·陆贞洞·和三乡诗会昌时有女子题诗三乡驿和者十人
- 此时吟苦君知否,双鬓从他有二毛。 -- 出自·李中·秋江夜泊寄刘钧正字
- 泥书捧处圣恩新,许觐庭闱养二亲。 -- 出自·李中·捧宣头许归侍养
- 微云疏雨淡新秋,晓梦依稀十二楼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又和八日
- 恐君到即忘归日,忆我游曾历二年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送郝郎中为浙西判官
- 分明有个长生路,休向红尘叹二毛。 -- 出自唐·许坚·题茅山观
- 分明有个长生路,不几红尘白二毛。 -- 出自唐·许坚·题简寂观
- 云遮剑阁三千里,水隔瞿塘十二峰。 -- 出自唐·何赞·书事
- 虽然不及相如赋,也直黄金一二斤。 -- 出自唐·王福娘·题孙棨诗后
- 江上樯竿一百尺,山中楼台十二重。 -- 出自唐·无名鬼·诗